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人胎盘CD133+细胞群中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检测与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证明人胎盘存在早期造血干/祖细胞(HSPC)。 方法 采用机械法制备人胎盘组织(PT)单细胞悬液,用Histopaque-1007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经磁式分选(MACS)富集CD133+细胞,培养28 d后观察HPP-CFC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FCM)对分选的细胞组份和HPP-CFC进行表型分析,实验全程用脐带血(UCB)作平行比较分析。 结果 培养28 d后,PT-CD133+与UCB-CD133+细胞组份分别扩增了266和362倍,前者低于后者(P<0.01);PT-CD133+与UCB-CD133+细胞中HPP-CFC分别为(32.4±11.2)/5×103、(17. 7±5.7)/5×103,前者形成的HPP-CFC数量明显高于后者(P<0.01);PT-CD133+、UCB-CD133+细胞培养至28 d时,除UCB-CD133+组的CD133+CD34-亚群比例无明显改变外,CD133+CD34+、CD133-CD34+和CD133+CD34-(PT-CD133+组)亚型均比培养前减少。 结论 人胎盘组织CD133+细胞中存在HPP-CFC,说明胎盘CD133+细胞群中存在早期HSP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CysC)的方法并评价其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价值。方法对照组 2 1例、患者 10 7例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ysC、血清肌酐 (Scr)、尿肌酐 ,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根据Ccr将患者分成 4组。CysC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肌酐用肌氨酸氧化酶 PAP法测定。结果对照组CysC浓度为 1 2 5± 0 14mg/L ,患者组CysC随Ccr下降而升高 ,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CysC与Ccr的相关性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CysC与性别、年龄无相关 ,而Scr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0 1)。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CysC区别正常或异常肾功能的准确性较高 ,优于Scr。结论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CysC较Scr更好 ,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本法可大批量、快速、准确测定 ,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手术室教学双方对实践内容的需求认知,以缩短教学双方的认知差距,为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名护生、18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现代手术室护理理念不够明晰,在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带教老师的资历的认知方面与带教老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带教老师应运用自己丰富的学识耐心指导,树立护生整体护理观念,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分布,并对相关疾病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从1405例遗传咨询患者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238例,检出率为16.94%;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52例,性染色体异常85例,两者分别占异常核型的63.87%和35.71%;21-三体综合征最为多见,占常染色体异常核型的85.53%,其次为Klinefelter综合征,占性染色体异常核型的75.29%。结论本地区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为降低出生缺陷率,应重视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已知的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外,人胎盘组织中也有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目前为止,还缺乏对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及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免疫原性等的深入研究.目的:探究人胎盘组织是否含有比脐带血更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并对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对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4-01/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和脐带血共12份.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CD34绝对计数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公司):CD34磁珠分选试剂盒,FITC标记的CD38单克隆抗体,抗FITC磁珠和MS/LS免疫磁式细胞分选柱(Miltenyi Biotec).方法:脐带血与RPMI-1640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按1:1的比例混合,采用Ficoll-Histopaque分离液离心30min,吸取界面层细胞,PBS洗涤一次,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机械法加0.25g/L胶原酶消化制备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步骤分离胎盘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单个核细胞中CD34 CD38-, CD34 CD38 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比例.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胎盘CD34 CD38-,CD34 D38 造血干/祖细胞,并分别进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系集落形成培养,以评价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实验全程用脐带血作平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胎盘和脐带血CD34 造血干/祖细胞组成百分率、祖细胞系集落形成能力、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组成特点.结果:[1]胎盘CD34 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8.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胎盘中的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CD3 CD2 )、B细胞(CD19 )、Th(CD3 CD4 )细胞及Th/Ts比值均明显低于脐带血,而CD8 CD28-T抑制细胞则明显高于脐带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胎盘CD34 CD38 造血干/祖细胞亚群培养形成的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集落数明显高于CD34 CD38-造血干/祖细胞亚群(P<0.01);胎盘与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中相同表型细胞亚群形成的各系集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胎盘组织富含CD34 造血干/祖细胞,其CD34 CD38 、CD34 CD38-两个造血干/祖细胞亚群均具有增殖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的能力,并且人胎盘组织具有淋巴细胞亚群低比例和抑制性T细胞高比例的特点,使其有望成为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6.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及成骨细胞的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扩增能力和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建立体外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来源: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剥离羊膜组织,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收获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2.2×10~8L~(-1)密度接种,传至第1~2代用于诱导分化实验。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3×10~8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01的胎牛血清、10 mg/L转化生长因β1、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1%培养基添加物。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6×10~7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1的胎牛血清、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5 mmol/Lβ-甘油磷酸。③实验评估:原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波形蛋白表达鉴定。分别于体外诱导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的表达,细胞化学法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钙-钴法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茜素红S检测钙盐沉积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与表型特征:人羊膜间充质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和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②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14 d后,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由长梭型逐渐变为多角形,可检测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及软骨细胞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③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21 d后,可观察到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胞浆内有碱性磷酸酶表达,且可见钙盐沉积。结论: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特性,可作为骨及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7.
人羊膜上皮细胞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评价人羊膜上皮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将羊膜从胎盘组织上剥离,D-Hank's液冲洗后剪成碎片,加入含有0.2 g/L乙二胺四乙酸的0.5 g/L胰蛋白酶溶液,离心、消化、过滤,收集滤液,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重复消化2次.合并3次消化所得的细胞悬液,离心后将细胞沉淀悬浮于L-DMEM培养基中,按1.25×108 L-1密度接种,常规培养3 d后更换培养基,待细胞达80%~90%融合后用胰蛋白酶 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终止后离心弃上清,细胞沉淀用培养基重新悬浮,按1×107 L-1密度传代.③实验评估: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人羊膜上皮细胞表型;使用10 μmol/L 5-氮杂胞苷和1 mmol/L抗坏血酸磷酸盐诱导第2代人羊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细胞中特异蛋白结蛋白和α-辅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和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结果:①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人羊膜上皮细胞几乎不表达CD44,不表达波形蛋白,表达角蛋白19.②人羊膜上皮细胞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肌系细胞标志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③人羊膜上皮细胞Nkx2.5、GATA-4和α-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表达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 mRNA和GATA-4 mRNA,心肌特异的可收缩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mRNA未见表达.结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可能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候选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本地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培养的骨髓细胞,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制备、分析。结果在全部29例慢粒患者中共检出27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检出率为93.1%,其中具有典型t(9;22)(q34;q11)易位即简单型25例,2例涉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复杂型分别为伴6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和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各1例,简单型和复杂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2.6%(25/27)和7.4%(2/27)。结论本地区Ph染色体阳性慢粒患者染色体核型仍以简单型为主,但复杂型与以往其他地区报道的核型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和血清多项免疫指标检测对强直性脊梓炎(A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2例疑似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AS作出诊断;对其中37例男性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 52例疑似AS患者共检测出 HLA-B27+13例(男性12例,女性1例),确诊AS患者12人(男性患者11人,女性1人),包括男性HLA-B27+AS患者9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58岁),男性HLA-B27-AS 2例(分别为20岁和78岁),女性HLA-B27-AS 1例为(9岁),男性AS确诊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82%.除补体C3外,男性AS组IgG、IgA、IgM、C4及CRP均较男性非AS组高(P<0.05).结论 A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活跃,HLA-B27检测有助于临床资料疑似病例的AS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