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CG观察间断性ST段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间断性ST段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冠心病待查组及36例已明确冠心病(陈旧性心梗)的对照组进行24小时DCG监测ST段变化时的心率及Q-T间期。结果待查组60岁以上者ST段改变时心率与对照组及ST段改变时Q-T间期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以下的待查组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断性ST段改变,对60岁以上患者有明确诊断价值,对60岁以下者出现间断性S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要慎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为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和防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对辖区内三类医疗机构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21995)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099家,监测七类样品共3139份,总合格份数2516份,总合格率为80.15%.县级医院、镇级医院、私营及个体诊所消毒监测合格率依次为99.48%、96.08%、76.53%.结论:各级医疗机构的灭菌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最高,均为100%.医务人员手总合格率最低,仅为40 74%.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和监测力度,以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方法探讨丁瑞华1陈淑萍1姜建林2李广文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简称SS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现将30例SSS患者所行动态心电图(DCG)、运动试验、药物诱发试验、电生理食道调搏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对2~71月龄儿童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 360名2~5月龄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通过主动监测和跟踪观察,收集接种对象所出现的速发反应、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出现速发接种反应,所监测的360名儿童中,接种1 032人次,共发生不良反应345人次,发生率33.43%,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03%,最终研究者判断与预防接种可能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2%,未观察到其他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此次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安全性现场观察。总体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反应轻微,发热为主要为不良反应,绝大部分反应能在7天内自行消失,未观察到出现紫癜等全身不良反应,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使用后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时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阵次及昼夜发生频度。结果,共40例患者,发生1.5s以上的长RR间期共1875次,其中夜间发生1296次,占69.1%;昼间发生579次,占30.9%,发生频度夜间明显高于白天。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时,应结合长RR间期发生的频度、发生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7.
房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的探讨(附43例报告)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750004)丁瑞华徐方芳姚居荣范志力传统心电图学拟定心房颤动(Af)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以体表心电图Af合并R-R间歇≥1.5秒做为诊断指标。认为是两种...  相似文献   
8.
9.
为探讨24h动态心电图(24hDCG)评估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条件,采用美国世纪3000 DCG仪,随机选100例静息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24hDCG监测,连续记录和回放分析24h的心电变化.结果 ,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在室早的频度及重度、伴发的其它心律失常以及基础心率的昼夜变化,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频率昼夜变化在高峰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次数不能作为判别室性早搏是否属功能性的主要条件.病理性室性早搏的诊断条件可能有:(1)Lown室性早搏分级2级以上;(2)伴发室上性早搏频度≥100次/24h,复杂室上性心律失常(指成对房早、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或房扑)传导阻滞及ST-T异常改变;(3)室性早搏发生率在活动中最低;(4)昼夜心率差小.上述条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反映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性指标。本研究目的是研究冠心病人HRV的改变。方法:通过HRV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25例正常人,40例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特征。结果:冠心病患者HRV的窦性心博间标准差(SDNN)和HRV三角指数(HRV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人,两组之HRV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结论:冠心病人的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