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目的:建立L4,L5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行椎弓根常规置钉及壁侧置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固定后椎体及螺钉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L3~L5节段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DICOM格式),利用Mimic等软件建立人正常L4,L5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建立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并于L4上表面施加500N预载荷,再施加8N· m的力矩模拟腰椎垂直压应力、前屈、旋转等生理活动,观察不同情况下两种模型中椎体螺钉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由应力分布图可知,在各种载荷下,两种模型的螺钉应力从钉尖至钉棒连接处逐渐减少,螺钉根部附近应力最小。3种载荷之间比较,垂直压缩时螺钉应力最大。椎弓根壁侧置钉内固定方式较常规置钉内固定方式的螺钉应力明显减小。结论模拟两种内固定方式正常生理活动时,椎弓根常规置螺钉内固定模型中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与椎体交界界面处,而椎弓根壁侧置螺钉内固定模型中螺钉的应力基本分散在钉体上,一部分应力分布在椎弓根皮质上,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力,从而增加固定的可靠性,减少发生内固定螺钉断裂等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2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5个月,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降低(3.7±1.3),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ODI评分降低(13.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神经根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满意度82.1%.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为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