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11)In-DTPA-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111)In-DTPA-hEGF [DTPA is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is an Auger electron-emitting radiopharmaceutical that targets EGF receptor (EGFR)-positive canc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EGFR inhibition by gefitinib on the internalization,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111)In-DTPA-hEGF in EGFR-overexpressing MDA-MB-468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ETHODS: 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gefitinib to abolish EGFR activ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labeled hEGF were evaluat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in MDA-MB-468 cells (1.3 x 10(6) EGFRs/cell)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1 microM gefitinib. The proportion of radioactivity partitioning into the cytoplasm and nucleus of MDA-MB-468 cells after incubation with (111)In-DTPA-hEGF for 24 h at 37 degrees C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1 microM gefitinib was measured by cell fractionation.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caused by (111)In were quantified using the gamma-H2AX assay, and radiation-absorbed doses were estimated. Clonogenic survival assay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ytotoxicity of (111)In-DTPA-hEGF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gefitinib. RESULTS: Gefitinib (1 microM) completely abolished EGFR phosphorylation in MDA-MB-468 cells. Internalizat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labeled EGF were not diminished in gefitinib-treated cell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lized (111)In that localized in the nucleu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when (111)In-DTPA-hEGF was combined with gefitinib compared with (111)In-DTPA-hEGF alone (mean +/- SD: 26.0% +/- 5.5% vs. 14.6% +/- 4.0%, respectively; P < 0.05). Induction of gamma-H2AX foci was greater in MDA-MB-468 cell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111)In-DTPA-hEGF (250 ng/mL, 1.5 MBq/mL) plus gefitinib (1 microM )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111)In-DTPA-hEGF alone (mean +/- SD: 35 +/- 4 vs. 24 +/- 5 foci per nucleus, respectively). In clonogenic assay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surviving fraction was observed when (111)In-DTPA-hEGF (5 ng/mL, 6 MBq/microg) was combined with gefitinib (1 microM ) compared with (111)In-DTPA-hEGF alone (42.9% +/- 5.7% vs. 22.9% +/- 3.6%, respectively; P < 0.01).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111)In-DTPA-hEGF depends on internalization and nuclear uptake of the radionuclide. Nuclear uptake, DNA damage, and cytotoxicity are enhanced when (111)In-DTPA-hEGF is combined with gefitinib.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role for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环卫设备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我国环卫产业政策的有关要求:论述了各种环卫设备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指出大力推进环卫机械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规模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环卫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应用于研究乙酰胆碱(Ach)和5—羟色胺(5—HT)对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皮层和肌细胞电活动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Ach对虫体机械活动和肌细胞(n=96)电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阿托品能拮抗(Acm)的作用,而使虫体活动和肌细胞电活动增强;(2)5—HT对虫体皮层细胞(n=123)和肌细胞(n=107)静息电位有去极化作用,去极化幅值为2—6mV,并能明显增强细胞放电频率。同时,也增强虫体活动度。赛庚啶能拮抗5—HT对虫体的作用;(3)虫体机械收缩活动与肌细胞放电频率成正比的关系。虫体细胞对Ach和5—HT的作用具有明显量效反应。5—HT的作用与细胞膜Ca2+的流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诺贝得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诺贝得对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以及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蛋白质(P)含量和组织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诺贝得组ALT、AST和AKP值以及TG和P含量均较肝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损伤程度轻。结论:诺贝得对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武警官兵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基层官兵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疾病构成。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两周健康询问调查法对淮河以南地区的7个省、自治区总队的1457名武警基层官兵的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采用WinSAS6.11统计软件包分析。结呆;两周患病率在武警部队三类支队,干部与战士之间无差异(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军龄延长而升高,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武警部队官兵两周患病以呼吸系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慢性病以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结论;南方武警官方的卫生服务需求高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传染病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所致的某些非传染性疾病共同成为官兵健康的主要威胁,提示武警部队可能存在潜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7.
武汉地区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的流行现状与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地区体检人员3 649人,测定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S)、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结果:共检出脂肪肝913人,患病率为25.01%,其中男722例(79.1%),女191例(20.9%)。脂肪肝发生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男性50-60岁患病率最高,女性60-70岁最高。脂肪肝随BMI上升而上升,体重、身高资料齐全者880人,超重者及肥胖者808例(91.8%),其中肥胖者占68.1%。脂肪肝伴发高血压病者214例(23.4%),空腹血糖大于6.1 mmd/L者258例(28.3%),高血脂症者604例(66.2%)。脂肪性肝炎发病率6.4%。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脂肪肝发病率直追发达国家,男性明显大于女性,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男性、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糖代谢紊乱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曲马多用量的影响,为腹腔镜手术选择合适剂量右美托咪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各30例。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注0.12μg/kg、0.24μg/kg、0.48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患者拔管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患者苏醒后1 h、6 h内追加曲马多的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拔管后30 min、1 h VAS评分降低,但在4 h时略升高,8 h、24 h逐渐降低(P<0.05)。三个右美托咪定组均随时间的延长,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在相同时间点,小剂量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中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1 h、6 h时追加曲马多患者的比例、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苏醒后1 h内、6 h追加曲马多的比例及曲马多使用量均低于小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预先使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不尽相同,麻醉前预先应用较大剂量(0.48μg/kg)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探讨减少异体血输注的有效措施,并为建立全子宫切除术单病种临床输血评价考核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连地区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1家妇幼保健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47例,分为输血组(69例)和未输血组(678例);收集747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相关信息、术前血常规、术后转归情况、围手术期输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比例为9.2%(69/747),人均红细胞用血量(0.4±2.1)U。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Hb浓度、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种类和天数方面的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数值分别为(49.7±9.1)和(53±9.5)岁、(182.7±83.5)和(119.5±64.8)min、(603±650)和(160±173)mL、(96±26)和(124±18)g/L、(9.3±4.8)和(7.3±3.9)d、(2.2±1.1)和(1.6±0.7)种、(6.0±3.9)和(4.4±2.2)d。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量与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前Hb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04、0.002、-0.022。结论应加强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血液管理,通过提高术前Hb水平、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来降低异体血的输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收集40例同一时期的未孕女性为参照组。同时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三维超声监测,分析三维超声监测在,女性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结果:在三维超声监测下,可以知道在不同状态下研究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状态下研究组的产后盆底器官脱垂情况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的静息下直肠壶腹部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其自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的静息下子宫颈、静息下膀胱、瓦氏动作下直肠壶腹部、瓦氏动作下子宫颈以及瓦氏动作下膀胱的两组研究对象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可以得到其自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经过三维超声监测,可以动态评估自身存在产后的盆地器官脱落情况,得到肛提肌裂孔的形态、大小以及变化趋势,实现疾病的良好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