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媒体技术与互动法在口腔医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孙晋虎  黎婷  黄华  罗莉 《医学教育探索》2005,4(2):104-104,112
探讨提高口腔医学生l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总结了多媒体技术与互动性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操作技能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配合互动教学法使学生在较为枯燥口腔操作的练习中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病人术毕血气的影响.方法80例行TURP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P组)和对照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40例,实验组静脉给予磷酸肌酸钠2g(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ml.观察记录术前和术毕血红蛋白(Hb)、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碱剩余(BE).结果两组病人术毕的Hb较术前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而在S组,术毕的PH和P aO2均较P组低(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有效的防治TURP病人术毕PH值的下降,提高PaO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骨细胞修复先天性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16只2月龄的日本大耳白兔,在其腭部制作骨组织缺损和采集胫骨MSCs培养,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后复合明胶海绵支架并行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植入腭骨缺损区;对照组:进行与实验组相同的手术操作,腭骨缺损区仅植入明胶海绵支架。于4、6、8和12周采集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等。结果:实验组4周时骨缺损部分有骨痂形成,第6周时实验组骨缺损表面有较多骨痴形成,与骨端连接紧密,有骨桥形成;第8、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骨缺损未见骨组织修复。结论:通过MSCs扩增并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以明胶海绵支架为载体移植腭骨缺损中,能较好的修复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讨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体会,加强护理意识与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采取综合护理后大部分患儿康复出院,少数患儿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因肺出血合并弥漫眭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结论在积极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于细胞(MSCs)骨向分化移植修复腭裂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上选取深Ⅱ度腭裂患者22例,年龄2.5 ~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取白体髂骨MSCs扩增后联合胶原支架并进行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植入腭骨缺损区,腭裂手术采用两瓣法;对照组:在腭裂骨缺损区仅植入胶原支架,手术亦采用两瓣法.术后6个月复诊行鼻息计、锥形束CT(CBCT)和语音检测.结果 研究组硬腭骨缺损完全修复,实验组骨缺损未见骨组织修复.应用腭裂语音字表评测11例患者语音清晰度,4例达到优,5例结果为良,优良率约为82%;应用鼻息镜检测发现鼻漏气得到有效控制,其中5例患者,当发“i”音时腭咽闭合完全,鼻息镜无凝露产生.对照组优1例,良4例,差6例,劣0例,优良率约为45%;鼻息镜检测有10例患者发“i”音时鼻息镜均有凝露产生.结论 自体MSCs扩增并骨向分化移植能较好的修复腭裂骨组织缺损,获得较好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6.
“精神艳遇”的危险性不是不存在,婚姻需要调理,人心更需慰藉,一旦忽略了情感渴求,就容易导致围城出现缺口。  相似文献   
7.
8.
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家长、老师、牙医、儿童一起参与、防与治相结合的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在试验幼儿园开展口腔保健试验2年。结果试验后,对照组患龋率(79.26%)、龋均(4.59),明显高于试验组(70.63%、3.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含氟牙膏使用率增加47.8%;家长帮孩子刷牙每天1次的比率增加53.0%。结论采用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 SIM)联合干扰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迁移、侵袭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SACC-LM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IC50辛伐他汀组(SIM)、miR-21抑制剂转染组(simiR-21)和联合处理组(simiR-21+SIM)。利用qRT-PCR检测4组细胞中 miR-21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0、20、30、40、50、60 μmol/L)作用48 h后的细胞活性,得出48 h的IC50;观察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变化。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不加基质胶)、侵袭能力(加入基质胶)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EMT途径相关蛋白E-Cadherin、Snail1的表达。应用SPSS 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及联合作用组中miR-21表达显著下调(P<0.01),单独药物组中miR-2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使SACC-LM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显著降低(P<0.05)。联合作用组中细胞的迁移、侵袭活性较其他处理组相比均受到显著抑制 (P<0.01),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联合作用组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较其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nail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 结论: 干扰miR-21能有效降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通过与辛伐他汀的联合作用,SACC-LM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与Snail1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程。抗血小板黏膜糖蛋白抗体IgG产生,使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破坏增加[1]。血小板破坏速度超过骨髓再生能力时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型ITP是自限性疾病,常见于有病毒感染的儿童。慢性型ITP好发于20~30岁女性,发病率为0.0001%~3%[2]。妊娠期ITP发生率为1‰~2‰,占妊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