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雅丽  黄永础 《中外医疗》2012,31(7):181+183-181,183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20例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20例,6例病灶直径〈3cm,14例病灶直径≥3cm。7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8例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20例病灶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与CT表现大致相符,能更加清晰显示出血、囊变及假包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对于肾透明癌的发现率较高,MRI则能更好显示肿瘤内出血、囊变、假包膜,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DSA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后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 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多层螺旋CT和DSA对真假腔和内膜瓣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构.05);DSA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数和受累分支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多层螺旋CT(P<0.05).多层螺旋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大小,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和真腔远端直径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76,0.667和0.8;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1,0.662和0.8.Kappa检验表明两种诊断方法 诊断结果 与金标准均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 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金标准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多层螺旋CT应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高,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13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征象,探讨其特征性表现。方法:搜集经活检或纤支镜刷检病理证实的DBAC13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实变型7倒,多发结节型6例,肺部实变性病变出现以下征象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提示实变型DBAC的诊断:(1)特征性支气管气像;(2)泡状透亮影;(3)磨玻璃状密度影;肺部多发结节病灶内出现以下征象中的一种以上可提示多发结节型DBAC:(1)结节内空征;(2)结节边缘模糊;(3)多发结节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结论:DBAC的CT表现呈多样性;熟悉DBAC的各种CT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脑灰质异位症(Heterotopic gray matter,HG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神经元移行异常中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随着CT及MRI的普及,该病的检出不断增多,本文收集自1998-2005年诊断为HGM25例,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例1女,40岁。10天前突觉视物双影,4天前左眶疼痛而入院。无高血压史。查体:BP13/8kPa,神清。左眼:上睑下垂,眼裂小,上下视及内收障碍,瞳孔0.4cm,对光反应迟钝,外展正常。右眼:瞳孔0.2cm,对光反应正常。余神经系统(一)。CT示:中脑偏左见3.0×2.3×2.0cm~3高密度灶,CT值为39~5.9H_u,提示左侧中脑出血。入院后4天有一过性右上肢乏力及麻木。经脱水、神经营养药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2月后随访,除左眼轻度内收障碍外,余正常。  相似文献   
6.
脾囊肿伴多囊肾多囊肝陈向荣,黄丁龙,黄永础患者男,62岁。无特殊症状。图1双肾外形增大,外缘呈波浪状,其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囊肿影像。图2肝内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区,CT值12~15HU。脾脏内有一直径3cm的低密度囊肿,CT值7HU。说明:多囊肝...  相似文献   
7.
黄永础  陈向荣  汪林 《中外医疗》2011,30(29):174-175
目的撂讨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18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上腹部CT检查,其中105倒病人行增强扫描,45例病人治疗后半个月左右行CT复查。结果186倒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有脂肪肝79例,占42%,其中男性49例,女性3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脂肪肝2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0例。结合B超,血尿淀粉酶、血三脂等进行综合分析。结论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三荫血症,可引起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颌面部损伤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颌面部损伤患者,其中53例同时做CT三维成像。用CT三维成像与常规CT的比较。结果:CT三维成像能确切、立体、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异物定位。并能显示骨折的愈合状况,对骨折复位起到重要作用。结论:与常规断面CT相比。CT三维成像更有立体感,能直观地、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异物定位,并能显示骨折的愈合状况。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对颌面部严重损伤后的复杂畸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便于确诊并可优化手术方案和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功能和形态的更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腭扁桃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CT检查及诊断。方法:搜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1月期间的21例原发性腭扁桃体淋巴瘤,全部病例经CT检查,病理确诊。结果:21例扁桃体淋巴瘤中,右侧18例,左侧3例,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的深窝(扁桃体窝)内,向外凸向口咽腔生长,均为单侧发病。结论:CT能清楚显示腭扁桃体淋巴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囊肿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肾上腺囊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06-1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肿22例的CT表现。结果:22例中,肾上腺假性囊肿8例、肾上腺内皮囊肿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并囊变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囊变5例和肾上腺转移瘤并囊变4例,均为单侧发病。CT表现:肾上腺区低密度影,圆形5例、椭圆形17例,病灶大小约1.5~18cm,平均9.75cm。边界清楚。囊肿单房21例、多房1例,囊壁薄而滑,其囊内CT值10—52Hu,平均31Hu。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增强扫描未见增强,而肿瘤囊变的肾上腺囊肿其囊壁较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囊肿的诊断较有特征性,增强前后CT扫描的对比分析是诊断肾上腺囊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