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西地区 10 2例重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山西地区 2 0 0 3年 3月 7日至 6月 4日 10 2例重症 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 2例患者男性 4 8例 (4 7% ) ,女性 5 4例 (5 3%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10 0 % )、咳嗽 (5 5 % )、呼吸困难 (4 4 % )。早期白细胞数平均 (6± 4 )× 10 9/ L ,淋巴细胞平均 (16± 12 ) % ,10 2例都有胸部 X线检查异常。疾病的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是高龄、无心理治疗。结论 重症 SARS男女发病大致相等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 ,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有效 ,年龄、心理治疗是该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病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免疫、遗传有关.人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主要遗传免疫标志之一,HLA与小儿PNS的关系各国报道不一,主要集中于A、B、DR、DQ位点.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山西汉族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HLA-A、B、DRB1位点等位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eck抑郁问卷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2.4±18.1)ng/L vs(5.2±6.7)ng/L,P〈0.05]。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2月我国广东省暴发非典型肺炎 ,该病很快在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世界上2 0多个国家地区流行。今年 3月初 ,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 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该病由于是人类历史上新发现的传染病 ,且其传染性强 ,病死率高 ,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科研工作者及普通群众的高度关注。现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综述如下。1 SARS的病原学自 SARS流行后的 2个月 ,全世界 1 3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通力合作 ,在短短的 2个月内 ,经过经典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山西地区 2 4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死亡病例临床特征及导致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对 2 0 0 3年 3月 7日至 6月 4日山西地区 2 4例 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患者男 13例 (5 5 % ) ,女 11例 (4 6 %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畏寒、气促等。发病早期的白细胞总数 ,淋巴细胞总数下降。胸部 X线显示肺部斑片状阴影 ,短期内病灶增多 ;7d内死亡 3例 (12 % ) ,7~ 14 d死亡 11例(4 7% ) ,14 d以上死亡 10例 (4 4 % ) ;14例 (5 0 % )病人有基础疾病 ,其中 4例 (16 % )糖尿病 ,4例 (16 % )脑血管病 ,3例 (12 % )心血管病 ,6例 (2 5 % )高血压 ,其中 7例 (2 9% )同时合并 2种以上疾病 ;2 4例中直接死于 SARS19例(79% ) ,死于基础疾病 5例 (2 1% )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 >5 0岁、有无心理治疗、早期淋巴细胞计数为影响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 >5 0岁、早期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该病死亡危险因素 ;心理治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山西省24例SARS死亡病例临床特征及导致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03-07~2003-06-04山西省24例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男13例(54.2%),女11例(45.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畏寒、气促等。实验室检查早期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下降。胸部X线显示肺部斑片状阴影。短期内病灶增多。7d内死亡3例(12.5%),7~14d死亡11例(45.8%),14d以上死亡10例(41.7%)。14例(58.3%)病人有基础疾病(共18例基础疾病),其中4例(22.2%)糖尿病,3例(16.7%)脑血管病,3例(16.7%)心血管病,6例(33.3%)高血压,1例(5.6%)表皮松懈症,1例(5.6%)精神分裂症;7例(38.9%)同时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24例SARS死亡患者中1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6.7%),ARDS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5例(20.8%),患者感染SARS后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导致死亡3例(1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50岁、缺乏心理治疗、早期淋巴细胞减少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于50岁、早期淋巴细胞减少是SARS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心理治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山西省 10 2例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山西省 2 0 0 3- 0 3- 0 7~ 2 0 0 3- 0 6- 0 4确诊的 10 2例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2例患者男性 4 8例 (47.1% ) ,女性 5 4例(5 2 9%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10 0 % )、咳嗽 (5 4 .9% )、呼吸困难 (44 .1% )。早期平均白细胞数计数 (6 .0± 4 .2 )× 10 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16 0± 11 6 ) %。 10 2例都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疾病的早期使用呼吸机、心理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多因素分析显示 :高龄、缺乏心理治疗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SARS男女发病大致相等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有效。高龄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心理治疗是该病预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eck抑郁问卷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2.4±18.1)ng/L vs(5.2±6.7)ng/L,P<0.05].结论: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黄晋喜 《吉林医学》2012,33(18):3881-388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效31例,有效率达68.89%,治疗组45例患者中,有效39例,有效率高达86.67%,疗效显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值得推荐,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后,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对患者的疗效,及血清标志物和ST段的恢复之间的关联。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人,分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66人)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2人),统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酐激酶(CK-MB)、NT-pro-BNP水平、12导联心电图,并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应用两种支架植入100%获得手术成功,术后死亡、支架内血栓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个月造影随访雷帕霉素组、紫杉醇组再狭窄率分别为8.33%、10.52%。PCI前NT-pro-BNP水平较高的患者ST段不容易完全恢复。结论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血浆NT-pro-BNP水平是一个能反映介入治疗后ST段恢复的新型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