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邓××,男,47岁,住院号40349。患者于两个月前发现左眼上方视物不清,无红肿疼痛,半月前开始有轻度眼痛,视力明显下降,无头痛及恶心呕吐,一周前左眼失明。既往史;两年前曾因胃底贲门癌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李××,女,46岁。病理号862123。患者一年前跌伤右膝关节,肿胀不能行走。当地卫生院诊断“骨折”(未拍X光片),自敷草药后发现伤处有一鸭蛋大的肿块,疼痛,未作治疗。近五个月来肿物逐渐增至儿头大。临床诊断骨肉瘤收入院。查体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膝关节前方见一20×15×10cm肿块,皮肤呈暗红包,边界不清,移动度差,膝关节活动受限。血象:RBC460万、WBC5500/mm~3。  相似文献   
3.
例1男,51岁(病检号832227)。左头顶部长一肿物3年,无疼痛亦无明显增大,表面呈乳头状,临床诊断为乳头状瘤。病理检查:肿物呈圆形,直径5mm,高起皮肤4mm,表面呈乳头状,见有角化物覆盖,基底部界清。镜下见局部表皮增生肥厚,呈乳头状突出于表皮,部分延伸入真皮。增生上皮表面明显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表面可见漏斗状凹陷,内充满角化物(图1见封2,下同)。增生上皮细胞主要为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二者界限清,鳞状细胞位于中央部,见大量鳞状涡(squamous eddy),即鳞状细胞呈同心圆小团排列,部分鳞状涡中央见角化,部分区域可见向毛  相似文献   
4.
高思明  陈兰 《抗感染药学》2021,18(6):892-894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播散性诺卡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和药学监护过程.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播散性诺卡菌感染患者合并癫痫的药物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诺卡菌感染以及抗癫痫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药物的使用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实施药学监护.结果: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意见,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并实施药学监护,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王××,女,49岁,农民,住院号38308。右眼肿胀突出、伴视力下降4个月,1983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两年前曾在某县医院行右眼眶肿瘤摘除术,病理诊断为右眼恶性泪腺混合瘤。术后恢复良好,未再行其它治疗。半年前右眼又出现胀疼,不红不肿,唯眼球日渐突出,视力逐步下降。体格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胸透及脑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视力:右眼0.2,左眼1.2。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4岁,住院号28541。主诉大便变扁两年,排尿困难半年,下腹包块两月,于1982年3月5日入院。患者两年来发现大便条变扁,进行性加重,致大便困难,间有便秘及粘液,无血便。半年来排尿困难,日10余次,量少。不痛。近两月发现下腹包块,经某医院诊为直肠肿瘤转入我院。病后食量及体重未减。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下腹膨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谭××,男,50岁,职工,因低热,咳嗽,胸痛2月余,加重1周,于1982年3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2年1月底开始有咳嗽。胸痛伴低热,2月24日因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2周.近周咳嗽加剧,呈呛咳状,无痰,无咯血,气逼胸痛甚剧,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持续低热.既往病史无特殊。休检:体温37.2℃,脉搏112次/分,呼吸42次/分,血压140/80mmHg,神清,慢性重病容,面色苍白,唇轻度紫绀,强迫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是我国特别是我区高发的常见肿瘤之一。为此,木文四个单位将历年来资料完整的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1000例资料进行了复查,并按1978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鼻咽癌会议讨论的新分型标准,重新看片,统一病理组织学类型。同时作粗浅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一、本组鼻咽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见表1。全部为浸润癌,未发现原位癌或其他恶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病历号13876。其夫代诉病史。因头痛、呕吐一个月伴意识障碍8天,于1980年3月19日急诊入院。于1980年2月5日出现不明原因头痛、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诊治。经头颅摄片及腰穿检查,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8天前病情明显加重,出现右侧不全性偏瘫,意识障碍,逐渐不能分辨亲人。发病后一直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1979年初曾有过类似发作情况,伴右耳流脓,但症状较轻,在当地治疗好转。体检:体温36℃,脉搏4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毫米汞柱,神情淡漠,轻度嗜睡。少言,反应迟钝。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特殊,肝脾未触及,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尚灵敏,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自体植皮术与改良根治术联合使用,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加以自体植皮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皮瓣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耗时明显更长,术中出血量也明显更多,但住院时间则明显更短(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将改良根治术与自体植皮术联合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同时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及复发率降低,但会使手术耗时更长、术中出血量变多,建议临床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