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湖北麻城2000~2002年农村妇女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农村妇女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自杀原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湖北麻城2000年~2002年15a以上妇女自杀死亡病例249例,并与八年前该地区农村妇女自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该地区农村妇女自杀年龄分布呈“马鞍”现象,人际冲突、患病自感难愈、经济困难为自杀的前三位原因。与丈夫冲突导致自杀的比例比八年前该地研究结果显著增高,且是20~39a组自杀死亡的首位原因;15~29a组自杀比例显著下降,而50~69a组自杀比例显著上升。结论 农村妇女自杀死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9月.收集所有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用于预防全麻PONV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 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1 8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氟哌利多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能降低全麻患者PONV(术后0~24 h)[比值比(RR)=0.49,95%可信区间(CI)=0.39~0.63]与呕吐(RR=0.54,95%CI=0.43~0.67)的发生率.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昂丹司琼预防PONV(RR=0.67,95%CI=0.47~0.96)与呕吐(RR=0.56,95%CI=0.39~0.82)的发生较氟哌利多更好;格拉司琼预防PONV (RR=0.42,95%CI=0.30~0.58)与呕吐(RR=0.58,95%CI=0.42~0.81)的发生较氟哌利多更好.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的效果相当(RR=0.89,95%CI=0.77~1.04).昂丹司琼(RR=0.88,95%CI=0.67~1.14)或格拉司琼(RR=0.94,95%CI=0.75~1.17)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的效果相当.与氟哌利多比较较,5-HT3受体拮抗剂组头痛发生率明显增加(RR=1.44,95%CI=1.12~1.84);5-HT3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术后头晕(RR=I.19,95%CI=0.88~1.62)、嗜睡(RR=1.24,95%CI=0.34~4.49)的发生率相同. 结论 与氟哌利多比较,5-HT3拮抗剂预防全麻患者PONV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全麻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2~5岁,体重10~30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30min,C组生理盐水0.02ml/kg滴鼻,M组咪达唑仑0.2mg/kg滴鼻,D组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记录患儿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评分及七氟醚诱导时的面罩接受程度评分;记录患儿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镇痛药补救率等情况。分别在术前1d、术后1、7、30d用术后行为量表(PHBQ)对患儿父母进行术前问卷调查及术后电话随访,观察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情况。结果M组和D组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评分及七氟醚诱导时的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镇痛药补救率明显低于C组和M组(P0.05)。术后1、7d时M组和D组行为改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以降低全麻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通气是运用肌松药全麻患者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挽救了无数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然而,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损伤因素可导致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1]。VILI是一种肺部弥漫性肺泡-血管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综合征,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肺萎缩伤和生物伤四类。气压伤、容积伤、肺萎缩伤在临床呼吸机的运用中比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每年约有3.13亿人需接受大型外科手术~([1]),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s)是术后最常见的中期并发症。近期一项涉及了29个国家的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9 413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2670例(28.36%)出现PPCs风险增加,严重PPCs的发生率达2.8%~([2]),即使是轻微的PPCs也与患者术后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密切相关~([3])。因此,努力减少PPCs对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Ⅱ~Ⅲ级老年拟行ERCP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地佐辛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手术开始前5min):芬太尼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0.1mg、丙泊酚1.5mg/kg。地佐辛组患者给予地佐辛5mg、丙泊酚1.5mg/kg,待患者入睡后进行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min(T0)、诱导后1min(T1)、内镜置入(T2)、手术操作开始后5min(T3)、手术结束(T4)及患者苏醒(T5)各时点的心率(U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从停药到患者睁眼的苏醒时间,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T1时点HR、RR、MAP较T0时及地佐辛组T1时点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7.9±3.6)min,明显长于地佐辛组的(4.3±2.9)min(P〈0.05)。芬太尼组出现轻微呼吸抑制(SpO2〈0.90)5例,呛咳4例,明显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ERCP,具有麻醉起效迅速、呼吸抑制轻微、对循环的影响较小、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更安全、更舒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0年至2014年2月。收集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与常用芬太尼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作为麻醉诱导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果纳入10篇研究400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197例,芬太尼类药物组203例。在插管前即刻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镇静效果(RSS评分)明显优于芬太尼类药物组(WMD1.29,95%CI 1.02~1.56),插管完成即刻右美托咪定组的镇静效果(RSS评分)同样优于芬太尼类药物组(WMD 1.41,95%CI 1.10~1.72)。右美托咪定组呛咳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类药物组(OR 0.10,95%CI为0.03~0.31)。右美托咪定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类药物组(OR0.25,95%CI 0.11~0.57)。右美托咪定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类药物组(OR 0.33,95%CI 0.16~0.72)。右美托咪定组术后不良记忆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类药物组(OR 0.50,95%CI 0.28~0.92)。结论与芬太尼类药物比较,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