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免疫抑制剂及相关器官移植用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收集的免疫抑制剂相关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来自151家医院的4826例免疫抑制剂致ADR报告,男女患者之比为1∶1;发生严重的ADR患者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ADR发生时间以用药后2~<7 d为主;引发ADR的药物主要涉及糖皮质激素、抗体和烷化剂;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及全身性损害,严重的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经过治疗,4314例患者(占89.39%)痊愈或好转;有4例死亡报告(1例与移植相关)。其中,442例ADR与器官移植术后用药相关,男女患者之比为2∶1;ADR发生时间以用药后≥15 d为主;引发ADR的药物主要涉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体和抗代谢/增殖药;经过治疗,379例患者(占85.75%)痊愈或好转。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窗较窄,但疗效无法替代,应加强患者治疗期间尤其是器官移植术后的临床用药安全性监测,并及时有效地干预,尽可能防止严重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5-HT3RA)相关心脏不良事件(AEs)发生特点,挖掘风险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运用多种检测方法获取风险信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检测出昂丹司琼心脏AEs风险信号28个,帕洛诺司琼5个,多拉司琼4个,格拉司琼0个,包含部分新的AEs,涉及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和血压异常等类型。校正后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动过缓、室性期外收缩和血压降低是多种药品的风险信号,心脏呼吸骤停是多拉司琼的风险信号。结论 5-HT3RA可能与多种心脏AEs相关,特别是心律失常,有必要开展AEs自动监测,探索真实世界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方法:获取我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中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自发报告,对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发生及持续时间、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凝血障碍进行亚组分析;探究ADR涉及药品并挖掘风险信号。结果:患病人群以男性(69.84%)、60岁以上老年人(76.98%)为主,绝大多数(95.52%)凝血障碍发生在用药后15d内,且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4d(95.48%),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χ2=46.207,P<0.01);5类13种抗菌药物与凝血障碍有关,头孢哌酮、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相关ADR例数最多、风险信号最强,且涉及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2类ADR;绝大多数(85%)凝血障碍在停药或/和对症治疗后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涉及凝血障碍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对兼有致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风险的品种应重点开展出血风险监测;临床用药期间应加强凝血指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同时有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时,应及时调整抗菌方案并针对性治疗,谨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正丁基苯酞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以邻甲酰基苯甲酸为原料与格氏试剂进行反应,研究不同投料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通过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反应产物结构。结果邻甲酰基苯甲酸与格氏试剂投料比为1:2.5时的产率最高,达49%。反应产物经确证为正丁基苯酞。结论本方法安全性高、原料成本低、步骤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特点,挖掘相关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22年10月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自发报告,对患者一般情况、累及系统/器官、涉及ADR名称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综合标准法、信息成分法挖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的风险信号。结果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报告共2 642份,其中严重的ADR 410例(15.52%);主要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品∶种,按构成比降次排序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1.28%)、美罗培南(32.13%)、比阿培南(8.10%)、厄他培南(7.68%)、帕尼培南倍他米隆(0.79%)。患者男女比例为1.74> 60岁最多(59.69%);14个“药品-ADR名称”组合在4种数据挖掘方法中均生成阳性信号,其中美罗培南相关信号最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厄他培南在神经系统疾病ADR中报告数较多。结论 风险信号挖掘结果与已知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信息基本一致。临床在使用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住院人群中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自动识别符合标准患者并报警,对报警患者人工评判后,分析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药品分布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监测住院患者共计86 452例,系统报警1 606例,经判定阳性病例204例,平均年龄为(62.8±15.46)岁,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 d内,共189例(92.65%)。涉及药物11类22种,以头孢菌素类致血小板减少症最多,135例(66.20%);位居前3位药物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39例(19.12%)、头孢呋辛32例(15.69%)、氟氧头孢21例(10.29%)。30例可能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美罗培南最多(20%)。合并肝功能异常(OR=3.17,95%CI:1.07~9.38)、入住ICU(OR=3.17,95%CI:1.19~8.46)、联用抗菌药物(OR=3.28,95%CI:1.38~7.79)和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与<34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出生、孕母行胎盘病理检查并转入NICU接受治疗、胎龄<34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87例。根据孕母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阳性组(167例)和HCA阴性组(120例),比较2组患儿的PVL发生率。将研究对象中已诊断为PVL的41例早产儿,根据孕母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及HCA分期标准,分为非HCA组、HCA早期组、HCA中晚期组3组,比较各组PVL严重程度、患儿临床资料、并发症及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的随访情况。结果HCA阳性组PVL占19.16%(32/167),HCA阴性组PVL占7.50%(9/120),2组PV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诊断为PVL的<34周早产儿中,非HCA组21.95%(9/41),HCA早期组31.71%(13/41),HCA中晚期组46.34%(19/41),3组间PVL严重程度、1 min Apgar评分、生后24 h白细胞计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住院天数、抗生素应用天数、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HCA炎症程度与PV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374,P=0.016)。结论HCA与<34周早产儿PVL的发生有相关性,随着HCA炎症程度增加,PVL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增加。母亲存在HCA的<34周早产儿随炎症严重程度进展,其生后24 h白细胞计数升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校正胎龄至6月龄时MDI、PDI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芦丁-铬(Ⅲ)配合物后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芦丁为先导化合物与微量元素铬合成芦丁-铬(Ⅲ)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羟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模型测定了芦丁和芦丁-铬(Ⅲ)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与结论确定芦丁-铬(Ⅲ)配合物中芦丁与铬的摩尔比为1∶1,推测分子式为CrCl2C27H32O18.7H2O。芦丁-铬(Ⅲ)配合物抗氧化作用比芦丁配体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临床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中构建药物相关肌肉不良反应(DAMAR)监测模块,为DAMAR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智能挖掘工具。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和病例资料,建立DAMAR自动监测报警规则,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决策树模型,确定最佳模块设置条件;对住院患者进行监测,验证模块并获得DAMAR发生情况。结果: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报警规则涉及7个关键词、实验室检验指标和患者手术时间信息等;模块最佳设置条件下阳性预测值由15.31%提升至55.65%,召回率保持100.00%。用于5441例住院患者DAMAR监测,获得阳性患者64例,发生率为1.18%,属于常见药品不良反应(ADR);其中横纹肌溶解严重不良反应患者5例,发生率为0.092%,属于罕见ADR。结论:本研究构建的DAMAR自动监测模块将相关患者手术信息纳入决策树的判断依据,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快速地获取住院人群中的目标病例,为今后开展单药/多药/全药大样本住院患者中DAMAR的真实世界监测与评估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注射制剂原研药与仿制药在住院人群中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依托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自动监测某中心自2010年1月–2021年6月间使用伏立康唑注射制剂原研药与仿制药的所有住院患者,对相关AKI的发生率及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危险因素。结果:原研药相关AKI的发生率为2.58%(70/2717),仿制药相关AKI的发生率为1.51%(35/2322),原研药组的严重AKI占比高于仿制组(28.57%vs 17.14%);两组中阳性病例的中位年龄均高于总体人群。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显示,联合使用≥3种肾毒性药物及白蛋白<30 g·L-1在原研药与仿制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原研药相关AKI的风险因素还有血红蛋白≤90 g·L-1。结论:伏立康唑原研药与仿制药相关AKI发生率及风险因素的差异可能与辅料相关,但用药目标差异的影响有待证实;对住院期间合并低白蛋白、联合使用多种肾毒性药物、贫血的老年患者,临床应用该药时应注意监测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