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p2 7、cyclin E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 ( SP)法对 10例非瘤病变的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和癌旁黏膜进行染色 ,分析 p2 7、cyclin E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2 7、cyclin E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与瘤旁黏膜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p2 7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低于瘤旁黏膜和正常胃黏膜 ( P<0 .0 1) ,cyclin E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高于瘤旁黏膜和正常胃黏膜 ,且有过表达现象 ( P<0 .0 1)。肿瘤组织中 p2 7、cyclin E蛋白表达间无相关性 ( P=0 .0 64 ) ,但与 0 .0 5很接近 ,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数量少有关。肿瘤组织中 p2 7的阳性率为 2 8% ( 11/ 40 ) ,且在组织分化程度高、预后好者中阳性表达高 ( P<0 .0 5 ) ;cyclin E的阳性率为 75 % ( 3 0 / 40 ) ,中~强阳性约占半数 ( 14/ 3 0 ) ,且在胃癌浸润深、组织分化程度低者中表达高 ( P<0 .0 5 )。结论  p2 7、cyclin E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并可能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性急性结肠梗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术中选择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12例选择单纯全身麻醉,10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发现癌肿54例(69.2 %),回盲部肠套叠8例,粘连性梗阻7例,乙状结肠扭转7例,粪块阻塞2例;结肠切除占80.8 %(63/78),同时Ⅰ期吻合占82.5 %(52/63);术后死亡4例(5.1 %),5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1.8 %)。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监测和管理,及时、恰当处理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改善老年性急性结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孢三嗪预防结直肠手术后感染的药代动力学依据。方法:选12例结直肠癌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单剂量静脉滴注头孢三嗪2g,给药后在0.5h和3h分别取动脉血、腹部脂肪和腹直肌适量,并取结肠和肿瘤组织标本。用微生物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动脉血的浓度分别为230.67±36.69μg/ml和132.72±18.84μg/ml;腹壁脂肪分别为13.80±3.58ug/g和7.87±4.77ug/g;腹直肌分别为10.68±5.01ug/g和7.14±3.86ug/g,结肠和肿瘤分别为29.09±6.78ug/g和22.63±11.08ug/g。结论:麻醉诱导期单剂量静脉滴注头孢三嗪2g,在手术期间可提供有效的血液和组织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9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所有病例在急症剖腹探查手术中,通过视诊、触诊、透光试验、分段钳夹和注射美蓝及术中内镜检查均明确病灶,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剖腹探查、准确寻找出血部位和正确选择术式是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萍  高付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80-2482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乳腺癌居妇女恶性肿瘤第二位,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超声因其简便易行,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期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急性下消化道出血87例,其中经手术证实小肠出血26例。现结合文献就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9 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所有病例在急症剖腹探查手术中,通过视诊、触诊、透光试验、分段钳夹和注射美蓝及术中内镜检查均明确病灶,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剖腹探查、准确寻找出血部位和正确选择术式是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月~1997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57例。结果:癌性结肠梗阻占71.9%(41/57),而术前确诊率仅31.7%(13/4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滴,术中行肠减压及结肠灌洗,行Ⅰ期切除手术44例,占77.2%(44/57),同时Ⅰ期吻合36例,占81.8%(36/44),其中左半结肠病变者占55.6%(20/36),无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对急性结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和认识,完善术前术中处理是降低Ⅰ期肠切除和吻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1年 1月至 1997年 11月间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 5 7例。结果 癌性结肠梗阻占 72 % ( 41/ 5 7) ,而术前确诊率仅 3 2 %( 13 / 4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脉滴注 ,术中行肠减压及结肠灌洗 ,行一期切除手术 44例 ,占 77% ( 44 / 5 7) ,同时一期吻合 3 6例 ,占 82 % ( 3 6/ 44 ) ,其中左半结肠病变者占 5 6% ( 2 0 / 3 6) ,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对急性结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和认识 ,完善术前、术中处理是降低一期肠切除和吻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