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评价胸片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通过对25例确诊病人既往的胸片进行回顾分析,确定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较为特征的征像。结果:早期周围型肺癌多表现为结节和碎片影,分叶征和空泡征对腺癌犹有意义,倍增时间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结论:胸片仍是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有效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产镍钛支架治疗气道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气管、支气管良恶性狭窄13例 ,狭窄部位 :气管 5例、气管主支气管 6例 ,主支气管 2例 ,经纤支镜和X线合用共放置 15枚支架。结果 全部支架均放置成功 ,呼吸困难改善 ,死亡病例平均存活时间 11.4个月 ,1例仍存活。结论 经纤支镜和X线合用 ,植入国产镍钛合金支架是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淋巴瘤并行放化疗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随访1个月以上。结果 20例患者中9例在治疗过程中行PET/CT检查,提示代谢减低30%以上者预后良好,且代谢降低越早、越多,预后越好;11例在治疗结束后行PET/CT检查,9例阴性者仅1例复发,而2例阳性者全部复发。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很好地评价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且可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5.
6.
国产镍钛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植入国产镍钛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监视下,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植入国产镍钛合金自膨式裸支架24枚,恶性梗阻的原因分别为胆管细胞癌8例,胰头癌6例,肝癌3例,壶腹癌2例,肝门转移性病变3例。结果:22例患者共24枚支架全部成功植入,术后21例患者症状缓解,总胆红素明显降低。1例患者术后1天出血死亡,30天生存率为95.5%.4个月和7个月后分别有3枚支架堵塞,通过支架内支架和钢丝疏导解除。结论:国产镍钛合金自膨式裸支架性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颅底部脑膜瘤术前DSA检查和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底部的脑膜瘤位置较深,加上脑膜瘤为富血供性肿瘤,因而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对17例颅底部CT和/或MRI检查发现最大横断面直径大于3cm的脑膜瘤进行术前DSA检查和术前供血动脉栓塞,结果效果满意,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基于增强CT的手动勾画与基于PET-CT的自动勾画方法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优劣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34例鼻咽癌患者的PET-CT数据,比较医生分别在增强CT和PET-CT图像上勾画靶区的差异性,以CSCO指南在PET-CT双模态融合图像上手动勾画的靶区作为金标准,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单一标准摄取值(SUV)阈值分割法和MIM软件自带的PET-EDGE分割法两者的重叠率Dice和豪斯多夫距离HD值,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增强CT图像的手动勾画法、基于PET-CT图像的单一SUV阈值法以及PET-EDGE自动勾画法,3者靶区分割结果的Dice值分别为0.706、0.736、0.806,HD值分别为12.601、11.631、6.143 mm。以PET-CT双模态图像作为参考的靶区手动勾画法与基于增强CT的手动勾画存在差异(Dice:P=8.33×10-7;HD:P=1.065×10-18);MIM软件自带的PET-EDGE靶区分割法Dice和HD值高于单一SUV阈值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ce:P=0.019 8;HD:P=0.013 7)。结论:在鼻咽癌肿瘤靶区的分割性能上,基于PET-CT图像的自动勾画优于基于增强CT图像的手动勾画,MIM软件自带的PET-EDGE分割法优于单一SUV阈值分割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男,18岁,右腕部疼痛半年,伴活动异常,无明显外伤病史。腕部无红肿、发热,与对侧比尺骨茎突较高,活动时向桡侧偏。X线摄片,右腕正侧位,见桡骨下端干骺端变扁,密度略高,并见裂隙,右下尺桡关节脱位,近侧腕骨呈V型排列,右桡骨向桡背侧弯曲,右尺骨中下段见骨性突起,指向桡背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1岁,2010年4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咳嗽,以干咳为主,伴活动后胸闷不适,深呼吸感右胸痛,无痰血、声嘶、盗汗、发热,无放射痛;期间出现右侧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2.3× 106[正常参考值(1~3)×105] U/L,Rivalta试验阳性,比重大于1.018.经抗感染治疗后胸腔积液基本吸收,但止咳无效.外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发病以来患者明显消瘦.2012年1月以咳嗽查因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