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离体培养的兔卵巢颗粒细胞观察了IFN-a对孕酮生成的影响。细胞预培养24h后,用IFN-a(50~800U/ml)处理培养的颗粒细胞12b刺激孕酮的生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IFN-a加入培养细胞后3、12和24h.刺激作用非常明显,但刺激作用的幅度在3和12h较大,分别为对照组的24和20倍。此外,IFN-a刺激离体兔颗粒细胞孕酮生成的作用被同时加钙螫合剂EGTA(1mmol/L)或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ver)20和200μmol/L所抑制。本研究结果表明,IFN-a刺激离体兔卵巢颗粒细胞孕酮的生成,其作用依赖于细胞外的Ca2+浓度。  相似文献   
2.
垂体内注射技术,是研究垂体内分泌机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献报导的垂体内注射方法,多数是从动物颅骨顶部钻孔,借助立体定位仪定位,把一定长度的不锈钢细管,经大脑皮层垂直插入垂体内,然后固定,进行注射。这种埋藏导管法的缺点是麻烦、费时、动物损伤较大,而且需要特殊设备。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简易垂体内注射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家兔下丘脑—垂体—(眼前房)卵巢轴的激素调节特点。实验用成年雌兔,在摘除两侧卵巢后立即将一片卵巢组织移植于眼前房。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兔与移植组兔静脉血中FSH、LH、cAMP 及孕酮含量。结果表明,移植兔与正常兔一样,静脉注射GnRH(5微克/公斤)后30、60及240分钟,血中FSH 与LH 含量有逐渐增加趋势并显著高于基础水平。与雄兔交配后30、60、120及240分钟内,血中FSH、LH 及cAMP 的含量也明显上升,两组动物三项指标变化的幅度相似。交配,静脉注射醋酸铜、HCG 或GnRH,均可使移植卵巢发生典型点状出血,称为排卵反应。在出现排卵反应后的第二、第四与第六天,血中孕酮含量较给药前增加5—6倍。上述排卵反应,在不同程度上可被避孕一号与复方18甲基炔诺酮所抑制。证明了移植动物的下丘脑—垂体—(眼前房)卵巢轴的激素调节与正常物动相比,是基本一致的。通过透明的角膜(橱窗)可长期直接观察排卵进程的变化,为研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活动规律与筛选抗排卵药物,提供简便的慢性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应用PMSG-hCG诱发兔黄体产生并用胶原酶-DNAase混合液分散黄体细胞方法,观察了黄体细胞存活率以及机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黄体细胞其存活率高达94%,孕酮分泌功能旺盛,提示黄体细胞结构完整,机能健全。可利用此细胞模型对激素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孕酮及不同作用时间对卵母细胞膜电位影响。发现孕酮具有致充分生长的蟾蜍卵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的作用,其去极化效应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室利用多种动物模型,在整体或离体实验条件下,证明酪氨酸有抑制hCG 致孕酮生成的作用。推测,酪氨酸可能作为卵巢内调节因子之一,对卵巢孕激素合成过程发挥局部反馈调节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对~3H 酪氨酸的摄取情况,着重探讨影响卵巢摄取酪氨酸的一些因素。材料与方法本实验用26-30克雌性未育小鼠,饲养于20℃的室温中,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水食任摄。每日作阴道涂片,选间情期(D_2)小鼠,实验小鼠由尾静脉注射~3H 酪氨酸(放射比强  相似文献   
7.
我室用多种动物模型,在整体或离体实验条件下,证明酪氨酸具有抗hCG 致孕酮生成作用。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小鼠卵巢在诱发排卵后,对~3H-酪氨酸的摄取增加,并与酪氨酸抗hCG 致孕酮的效应动态变化是一致的。本文目的是,观察未成年的雌性小鼠用PMSG 与hCG 诱发排卵后的不同时期,卵巢对酪氨酸和其它几种氨基酸、多巴胺摄取的动态变化的比较,探讨卵巢摄取氨基酸量上的变化率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观察了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I(AI)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含量的影响。摘取下丘脑组织,匀浆化,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匀浆上清中GnRH的含量。结果表明,脑室注射AI(120ng/20μl)后60、90及120分钟,下丘脑GnRH含量分别为2.88±0.47、2.69±0.38及2.54±0.55ng/10mg湿重组织,均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P<0.05),提示AI可促进雄性大鼠下丘脑GNRH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用大鼠黄体细胞长期培养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和cAMP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NF-α显著抑制基础孕酮分泌和cAMP生成,其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NF-α对雌二醇的生成无显著影响。3H-亮氨酸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证实TNF1α对黄体细胞孕酮生成的抑制作用并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卵泡刺激素(FSH)是垂体前叶β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促性腺激素。测定血中FSH含量是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动规律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外已有报导。在国内,至今尚未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妇女血中FSH的报告,然而这是深入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动规律,以及探讨某些避孕药作用原理的基本资料。因此,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2名不同年龄的正常妇女血中FSH浓度。材料与方法一、对象;52名不同年龄的健康妇女,分成19、20~、30~、40~、50~五个年龄组。40岁以下的妇女,月经正常,有排卵周期,周期为27~31天,未服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