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小分子量肝素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27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2000年,我院应用小分子量肝素(LMWH)血液透析疗法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277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研究和免疫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热)的病毒分离未获成功,有关本病的发病机理,一直未完全阐明,随疫区的扩大,发病人数的增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加强了对本病的研究观察。现将有关发病机理的研究和针对发病学采取的机制性治疗措施简述如下:一、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国内外多数学者,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观察和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流热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器质性损伤。李氏等报道,通过半薄切片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8例流热死亡病人的超微结构,发现各器官的毛细血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清除HBV而引发的细胞免疫病理损伤,涉及到病毒和机体两方面因素,而非细胞毒性机制在清除HBV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水肿是流行性出血热病程进入少尿期、高血容量阶段最易并发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亦是导致出血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现将我院1966——1981年收治的50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肺水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治疗进一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一)、性别,年令:本组50例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3.25∶1。年令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者均已证明,EHF 特异性抗体在病后的体内可长期存在。Llee 等报道,EHF抗体在病后可持续存在17年之久,Jiang 等报告1例EHF 病人,于病后16年仍可检出荧光抗体,李氏等人报道,EHF 病后20年血清抗体仍为1:320。本文以疫区黑线姬鼠EHF 病毒阳性的鼠肺切片为抗原,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35例病后恢复期健康人血清。结果发现,特异性抗体检出率为83.83%,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Ⅰ型变态反应在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学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抗过敏疗法对比观察了301例EHF早期患者(治疗组143例;对照组158例)。抗过敏疗法为:(1)阿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黑龙江省流行的HIV-1毒株的蛋白酶基因及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扩增黑龙江省内49例HIV-1感染者及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前病毒cDNA的部分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分析基因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耐药变异.结果 49例患者HIV毒株亚型分析为B'亚型.在扩增出蛋白酶基因的47份标本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但发现大量对蛋白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V771占91.5%、L63P占76.6%、I93L占74.5%、E35D占61.7%、R57K占19.1%、R41K占10.6%、A71V占8.5%、M36I占8.5%、L10I占6.4%、D60E占6.4%、L89M占4.2%和G16E占2.1%.在扩增出反转录酶基因的44份标本中,1份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M184I,占2.3%,均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I135L/T/R/V占81.8%、V106I占22.7%、V179D/E占11.4%、R211K占9.1%、L214F占4.5%、V189I占4.5%和V108I占2.3%.结论 目前在黑龙江省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的原发突变,耐药突变处于低水平,但应及时进行耐药突变检测,防止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的出现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黑龙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临床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我们对113例各型丙肝病人的HCVRNA( )血清进行了基因分型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来源:113例病人是我科1995年后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急性丙肝7例、慢性丙肝94例、肝硬化8例、肝癌4例。诊断根据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资料确定。2.方法:对HCV的基因NS5区片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段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具体步骤参照文献[1]进行。二、结果113例各型丙肝病人基因Ⅱ型(1b)61例,Ⅲ型…  相似文献   
9.
1993~2000年,我院应用小分子量肝素(LMWH)血液透析疗法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277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内皮素(ET)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29例E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ET的浓度。发现EHF患者血浆ET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移行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晚期恢复正常;同时发现,ET与EHF,急者血清尿调蛋白即Tam阶Horsfall蛋白(THP)和β_2-微球蛋白均有高度正相关性,且ET水平越高,病情越重。提示ET在EHF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动态监测ET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