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野生枸杞及其栽培品种大叶枸杞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二者12号染色体均具随体。前者染色体数目为24,是二倍体,核型为1B型,核型公式为2n=2x=24=18m+6sm;后者染色体数目为48,是四倍体,核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2n=4x=48=36m+12sm。  相似文献   
2.
蚬壳花椒叶片不定芽诱导与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蚬壳花椒离体再生体系并测定其内源激素量的变化。方法以蚬壳花椒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分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4种内源激素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蚬壳花椒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1mg/L,诱导率最高可达61%。内源激素测定发现,分化过程中ZR、IAA的量相对较高,ABA量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GA3在分化前期和中期均呈上升趋势。结论ZR、IAA是蚬壳花椒叶片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主要因素,培养基中适当添加GA3可能有利于提高芽的分化率;ABA可能是此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
改良型病历【门诊信息卡】姓名:赵楠性别:男年龄:28岁职业:业务员【赵楠心声】肆无忌惮地纵欲,使我自食了苦果。  相似文献   
4.
马英姿  许欢  王志毅  刘江海  王晓明  蒋丽娟 《中草药》2014,45(12):1769-1774
目的建立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选育的优质凹叶厚朴种胚为初始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植物调节剂(6-BA、NAA、IBA、IAA),获取最适种胚启动培养基,丛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适宜种胚萌发的启动培养基为B5+6-BA 0.5 mg/L+NAA 0.1 mg/L,出芽率达87.0%;适合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可达6.2;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5mg/L,30 d生根率可达84%。结论建立了凹叶厚朴快速繁殖体系,为凹叶厚朴优质种苗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药三尖杉为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带嫩枝的叶,具有抗癌和抑制骨质增生的作用,尤其对白血病L1210及P38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癌有效成分为三尖杉酯碱及高三尖杉酯碱与异三尖杉酯碱。因植物三尖杉与其相近品种在外观形状上较为近似,故生药三尖杉易于错采错用。为了便于真伪鉴别,现将三尖杉及其相近品种的性状及显微比较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浩  马英姿 《北京中医药》2021,40(2):136-139
目的 观察悬灸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确诊的KOA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刺组、针刺悬灸组和微针组,各25例,剔除脱落病例,最终针刺组、针刺悬灸组各纳入21例,微针组20例.针刺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针刺悬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悬灸,微针组进行...  相似文献   
7.
刘江海  马英姿  张家玲  许欢 《中草药》2016,47(17):3103-3108
目的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自然繁殖能力低,资源极其匮乏,对蛇足石杉的快速繁殖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取活体茎尖,依次用多种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再用孔雀石绿及原子吸收光谱(AAS)联合杀灭内生真菌,得到无菌苗接种到1/2MS+25 g/L蔗糖的培养基中,无菌苗在二叉分枝后的新枝长到4~5 cm时剪下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无菌苗分别在4次二叉分枝生长继代培养后,得到了数量不等的侧芽,侧芽的发生位置位于茎段中部或上部近茎尖处,侧芽的结构与芽孢的结构明显不同;不同植株培养获得的侧芽数不同,最多的植株可产生14个侧芽,一个侧芽发生点可产生一个或多个侧芽;去除茎尖顶端优势后,茎段中部的侧芽生长速度加快;不同高度的侧芽拨离母株后,成活率差别大,5 mm以上的侧芽接种到1/2 MS+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存活率可达90%,120 d后生长为2~3 cm的幼苗,低于5 mm的侧芽,拨离接种后死亡率较高。结论蛇足石杉在离体培养中,可打破自然生长状态下叶腋内只产生孢子囊而不产生侧芽的生长方式,可形成多个增殖侧芽,侧芽剥离后极易产生不定根,为蛇足石杉的试管苗增殖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英姿  张慧  宋荣  王志毅 《中草药》2013,44(2):224-228
目的 研究蛇足石杉的最高耐受温度及耐受时间,为人工栽培蛇足石杉提供温度调控参考.方法 通过在25、30、35、40℃的不同温度下胁迫处理蛇足石杉,测定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量、可溶性蛋白质量、游离脯氨酸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处理时间的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变化,可溶性糖和游离可溶性脯氨酸的量呈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量呈下降趋势,POD和SOD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35℃高温胁迫达8d后,对蛇足石杉的各项生理指标有较大影响,外部形态表现轻度失水,继续处理至12d后,叶片发黄,植株基本死亡;40℃高温胁迫6d后,蛇足石杉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SOD活性显著下降,叶片发黄,第8天植株完全死亡.结论 高温对蛇足石杉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其生长温度在25~30℃为宜,长时间持续超过35℃对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40℃为极限高温,短期内会引起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近年来促炎与抑炎之间的平衡失调导致粥样斑块病变的假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细胞介素-10(IL-10)是近年来研究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抗炎因子,其具有抑制粥样斑块的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IL-18作为是近一种促炎症因子在细胞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乃至破裂的整个过程。本文重点就这两种炎症标志物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损伤,造成颅底骨折,因往往合并颅底硬脑膜损伤产生脑脊液外漏,成为开放型骨折。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瘀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表现,若脑膜、骨膜均破裂,则合并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蝶窦由鼻孔流出即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