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9年8月~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89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导致肠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治疗。结果治疗的SAP发生肠瘘16例,其中结肠瘘10例,十二指肠瘘6例,均出现在术后两周内,有胰腺感染的较无感染的发生率高(P〈0.05);早期手术较后期手术(〉2周)发生率高(P〈0.05)。结论SAP术后的肠瘘与胰外炎性浸润,手术创伤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肠瘘的治疗应充分考虑原发病的状况,并根据肠瘘的位置、局部炎症的情况,早期通过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瘘口周围引流通畅,多数肠瘘可自行愈合,后期少数不愈合肠瘘和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退变性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骨科常见病,自1993年以来我们收治84例,采用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男22例,女62例;年龄38~56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3.6年.均无明显外伤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所致精神残疾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精神残疾评定的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精神分裂症组,97例心境障碍患者设为心境障碍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评定精神残疾状况.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单身、病前有个性缺陷、丧失劳动能力、1级残疾比例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总分、理解与交流、与他人相处、社会参与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境障碍组(P<0.05或0.01);受教育年限、病程均显著低于心境障碍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均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精神残疾的重性精神疾病,两者致残的病程及残疾程度等有所不同,但均应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一种合理的途径进行大肠癌术后化疗,预防肝转移,以提高大肠癌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1年4月~2003年7月收治的14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术中经门静脉留置管,术后经此管进行化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留置管堵塞,1例放弃术后化疗.全组病人1年随访率78.67%(11/14),1例肝转移,1例腹腔转移,1例吻合口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2年随访率42.80%(6/14),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插管、术后经门静脉化疗,可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分析1997年8月~2005年2月间采用双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162例的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结果,162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Dixon手术效果良好.发生吻合口漏12例(7.4%),吻合口狭窄3例(1.9%),吻合口出血2例(1.2%),局部复发11例(6.79%),全组无死亡病例.双吻合器的应用可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audin-2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laudin-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大肠癌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Claudin-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其改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的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6h~24h下床活动。术后无尿潴留、切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符合腹股沟解剖学特点,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该技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8.
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系汕头市精神残疾评定指定医疗单位,参与换发和申领残疾证评定鉴定工作。为了解汕头市精神残疾的主要病种分布、残疾等级及相关因素,我们对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鉴定的精神残疾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比较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双吻合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保护性回肠造口组)与同期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术(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46例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组6例发生吻合口漏,32例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双吻合组1例发生吻合口漏.表明保护性回肠造口可降低超低位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本法可作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罗丽霞  马晓强 《当代医学》2009,15(28):57-5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对35例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中男12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19,50岁以上27例(77.1%),合并胆囊结石23例(65.7%),有胆囊息内病史10例(28.6%)。木前B超、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1.4%(25/35)、81.0%(17/21)和100%(7/7)。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