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黄滨  韦海楼  何剑华 《安徽医药》2019,23(3):580-583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AD病人的主要照顾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主要照顾者仅提供门诊或电话咨询,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居家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调查主要照顾者情绪状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SCSQ)评价照顾者应对方式。 结果 观察组干预 6个月后SAS、SDS评分为(35.35±2.00)、(37.57±0.70)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51.24±2.73)、(47.43±1.16)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51.68±1.98)、(47.12±1.4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6.36±1.11)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20.44±0.83)分,且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20.87±0.89)分,消积应对因子得分(9.48±0.59)分,低于入组时的(15.34±0.73)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15.67±0.5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AD照顾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病人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有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FMA评分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90.2±10.2)、(93.2±10.5)、(92.0±14.6)、(94.3±15.6)、(92.4±10.5)、(96.1±12.0)、(34.6±12.6)、(25.2±12.3)、(22.3±13.4)、(45.1±14.6)、(33.2±12.6)、(24.6±12.3)分,与治疗前的(15.3±1.3)、(11.2±1.5)、(10.6±1.8)、(11.5±1.8)、(11.0±1.3)、(12.0±1.3)、(15.8±1.2)、(11.0±1.3)、(10.9±1.9)、(11.2±1.6)、(11.6±1.8)、(12.0±1.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力、总体健康得分分别为(94.8±16.8)、(96.2±18.2)、(95.3±15.3)、(96.2±16.3)、(97.2±13.2)、(97.2±13.2)、(36.5±15.6)、(29.6±12.3)、(28.3±12.0)、(49.2±12.5)、(39.4±15.3)、(25.4±13.0)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估得分分别为(25.14±2.26)、(26.12±2.09)分,均低于观察组的(28.25±1.41)、(29.41±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全依赖1例,重度依赖2例,中度依赖4例,轻度依赖16例,完全独立17例;对照组完全依赖5例,重度依赖9例,中度依赖10例,轻度依赖7例,完全独立9例;两组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延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韦海楼 《华夏医学》2012,25(2):239-240
目的:探讨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口漏尿的原因,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科1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漏尿的发生率,患者衣服、床单、会阴部清洁干燥,未引起皮疹、褥疮及尿路感染。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由于尿管引流不畅、腹压增大、尿道括约肌松弛等因素,都可诱发漏尿。通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降低漏尿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肾绞痛常因结石、血凝块、脱落的肿瘤组织等阻塞肾盂出口处及输尿管,刺激管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由泌尿生殖系统导致的疼痛是很严重的,是泌尿外科急症[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为山莨菪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舒张输尿管平滑肌,使其处于松弛扩张状态,既能止痛又有利于排出结石,常用于治疗尿石症患者.笔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可发生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科采用工作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环境标识,仪器设备标识,饮食标识,提示标识,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后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次,患者满意度在97.6%.结论 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的有序性及警惕性.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药理上或物理上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情况称为“配伍禁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奥美拉唑与注射用头孢他啶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海楼 《全科护理》2013,11(5):415-416
脑部手术后早期容易出现酸中毒和低钠血症,加上局部瘢痕和致痫灶区的形成,术后并发癫痫发作并不少见。术后早期发生癫痫不利于病人术后康复,癫痫大发作会引起脑缺氧、术后血肿等并发症,因此应积极有效地预防术后癫痫的发生。外伤性癫痫病人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残率及病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钻孔引流是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一般出血后6h即形成血凝块,单纯引流不易引出,注射尿激酶可使血肿由固态变为液态,使血肿引流充分,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院外留置导尿管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行导尿术,尿管留置带管出院7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基础上通过电话回访、爱心公益服务、复诊饮食指导、心理社会支持、指导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清洁消毒指导等延伸护理干预。1个月后调查病人的遵医行为。[结果]对照组遵医依从性88.6%,试验组遵医依从性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5,P=0.022)。[结论]延伸护理能提高院外留置导尿管病人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循证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从饮食、心理、卧床、药物、年龄、麻醉与中枢抑制等方面采用相对应的循证护理措施,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循证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方法提出护理方案,能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