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颈椎手术技术的改进,手术数量也大为增加,术中脊髓、神经根等受损伤的风险亦随之增高,因此有效的术中神经监护很有必要。过去多采取全麻术中唤醒甚至局麻[1]来避免损伤脊髓和神经,但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手术操作而增加手术风险。神经电生理监测则是用来评估脊髓、神经的功能,以识别任何可能演变为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术中监测如下: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s,MEP)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SEP和 MEP多以监测感觉运动传导通路来控制脊髓损伤风险,EMG则多用于神经根功能完整性的监测。本文就针对各种电生理监测方法优缺点及联合检测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自行设计的“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专利号:ZL 2008 2 0100454.6)”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颅脑创伤手术丙泊酚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筛选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68例颅脑创伤手术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46.3±25.8)岁,体质量(63.7 ±5.6)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n=34),根据动态监测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以调整丙泊酚使用.术前利用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行快速颅内压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手术1h(T2)、手术2 h(T3)、手术结束前10 min (T4)患者SBP、DBP、MAP、ICP、CPP的变化.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两组SBP、DBP、MAP、ICP、CPP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T2和T3,常规组SBP、DBP、MAP、ICP、CPP下降的程度相对于试验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在颅脑创伤手术中可有效地监测ICP、CPP改变并能指导丙泊酚的使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冯勇  雍浩川  李莉  晁瑞  邓志龙  曹志东 《安徽医药》2020,24(9):1772-1775
目的探讨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 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 6月至 2017年 9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 78例 Kümmell病病人实施该手术。观察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 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 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结果 78例病人均获得 24个月随访。 1例病人出现骨水泥渗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伤椎前缘高度、 Cobb角、 VAS、ODI评分术后 2d[( 21.5±2.4)mm、(12.7±2.3)°、(2.3±0.6)分、(25.1±4.1)%]、 1月[( 20.7±2.5)mm、(13.1±2.0)°、(2.1±0.5)分、(22.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