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并对其性态、包封率、透过率、体外透皮以及抗炎药效学进行了试验。结果 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1.5nm,平均包封率为73.12%;在0.3MPa外压作用下,柔性脂质体的透过速率平均达到水的90%;体外透皮实验中,24h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Q%为58.62%,优于普通脂质体和凝胶剂;对角叉菜胶所致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比其凝胶剂作用持久。结论 双氯芬酸内柔性脂质体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2.
双氯芬酸钠传递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双氯芬酸钠传递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工艺,并对其质量控制、稳定性、变形性、以及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的传递体为乳白色混悬液,平均包封率为73.12%,平均粒径81.5nm,对光照稳定性好,但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皮肤刺激性小。结论:双氯芬酸钠传递体的制备工艺可行,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传递体作为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载体的体外研究.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技术,对双氯芬酸钠传递体、普通脂质体及其凝胶剂的经皮渗透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24 h后双氯芬酸钠传递体、普通脂质体及其凝胶剂的累积透皮量分别为598.16μg·cm-2,209.15μg·cm-2,391.33μg·cm-2.皮肤内滞留量Q滞分别为191.54μg·cm-2,419.28μg·cm-2,8.77μg·cm-2.结论以传递体作为双氯芬酸钠的载体可以促进其经皮渗透,且皮内的滞留药物还表现出一定的贮库效应.而普通脂质体不能很好地促进药物透过皮肤,但利于药物在皮内的大量滞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双氯芬酸钠传递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佳处方工艺,并对其质量控制、稳定性、变形性、以及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的传递体为乳白色混悬液,平均包封率为73.12%,平均粒径81.5 nm,对光照稳定性好,但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皮肤刺激性小。结论:双氯芬酸钠传递体的制备工艺可行,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5.
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逆相蒸发—超声法等制备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技术,对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及其普通凝胶剂的经皮渗透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丁卡因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5.5 nm,平均包封率为 63.8%;体外透皮实验中,12 h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Q%)为34.6%,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制剂(17.7%);皮内药物滞留百分率(Q_滞%)分别为24.6%,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制剂(0.65%)。结论: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6.
新型经皮给药载体——传递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递体是目前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载体,本文对传递体的组成及制备、性质、经皮渗透动力学、药物分布动力学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