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2.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头痛、视物模糊3年"于2007年11月9日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 min,每月发作1次,感冒后易诱发.  相似文献   
3.
陈毓茜  李满连 《北方药学》2020,(4):150-150,149
目的:比较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和单用多奈哌齐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血管性痴呆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30例仅使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使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痴呆程度、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2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CDR评分为(1.12±0.09)分,对照组为(1.74±0.24)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24.88±2.19)分,对照组为(18.94±1.8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为(6.34±1.91)分,对照组(7.49±1.72)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凋亡相关基因诱骗受体(DCR3)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DcR3与GBS疾病严重程度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Ig,包括IgGI、gA、IgM)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以36例GBS患者和20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静脉血PBMCs DcR3 mRNA表达水平,并对GBS患者CSF-Ig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DcR3 mRNA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GBS患者PBMCs中DcR3 mRNA表达水平(0.40±0.0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7±0.04)(P<0.01),但轻型组和重型组患者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7、0.41±0.05)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BS患者轻型组IgG、IgA、IgM表达水平分别为(0.123±0.113)、(0.016±0.012)和(0.012±0.011)g/L,与重型组〔IgGI、gA、IgM分别为(0.128±0.112)(、0.015±0.011)和(0.013±0.013)g/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cR3 mRNA表达与CSF-Ig水平异常无相关性(rIgG=0.0083,rIgA=0.0056,rIgM=0.0015,均P>0.05)。结论 GBS患者PBMCs DcR3 mRNA表达增加,提示DcR3可能与GBS免疫细胞凋亡异常和免疫调节紊乱有关,可能参与了GBS的发病过程。DcR3与GBS病情严重程度和CSF-Ig的异常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对手足口病伴发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住院部2010年4月至5月收治的79例手足口病患儿和3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中乳酸脱氢酶(LDH)异常率72.15%,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异常率56.9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44.30%,肌酸激酶(CK)异常率22.79%.与对照组比较CK-MB、AST显著增高(P<0.01),LDH明显增高(P<0.05),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发生,及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感染现状及支原体属耐药谱,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属鉴定、半定量计数和药敏试验;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结果 1600例患者中检出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750例(46.88%),人支原体(Mh)感染10例(0.63%),Uu+Mh混合感染71例(4.44%),总检出率为51.94%(831例);男女性别阳性率分别为44.6%、56.7%;1600例中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982例标本共检出沙眼衣原体198株,检出率为20.16%,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双重(或三重)感染率为11.1%(109例),其中Ct+Uu双重感染率为10.39%(102例),Ct+Mh双重感染率为0.20%(2例),Ct+Uu+Mh三重感染率为0.51%(5例);支原体属总药敏趋势显示,交沙霉素、米诺霉素、多西环素有较高的抑菌能力。结论永州地区支原体属感染率高于衣原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双重(或三重)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属以Uu感染为主;Mh多以Uu+Mh混合感染模式存在,且对喹诺酮类、红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IMT、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48/50)比对照组(84.00%,42/50)高,IMT、斑块面积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IMT和斑块面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伤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率68.13%,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异常率67.03%,乳酸脱氢酶(LDH)异常率56.04%,肌酸激酶(CK)异常率32.97%。各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发生,并及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