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早期发现较为困难 ,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只能进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 10年来 ,许多可能增加疗效而毒副作用小的抗癌新药投入临床使用 ,使得化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其中 ,吉西他滨 (健择 ,gemcitabine ,GEM )以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脱颖而出。我院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 ,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GP方案 )治疗晚期NSCLC ,并与MVP方案 (丝裂霉素MMC +长春花碱酰胺VDS +顺铂DDP)对照 ,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纳入对象 ①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96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胸腺瘤手术与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总结96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分期法进行分期。分析不同分期胸腺瘤与生存率之间关系。结果完整手术切除83例(86.5%),姑息性切除9例(9.4%),探查活检4例(4.2%),死亡1例(1.04%)。5年、10年生存率Ⅰ期为91.4%、84.5%,Ⅱ期为70.6%、52.9%,Ⅲ期为50.0%、28.6%,Ⅳa期为14.3%、0。结论 胸腺瘤治疗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及部分周围组织,以达到手术彻底切除。Masao-ka分期是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性外科手术治疗左心房和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11月对7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上肺叶切除3例,同时行肺动脉和支气管袖状成形术2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2例,右中、下肺叶切除1例,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部分左心房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中,2例分别于术后38,26个月死亡,其余5例健在。中位生存期18.4个月。结论非体外循环下扩大性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左心房及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以诱导淋巴管上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窦的新生。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并结合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00%(39/60)。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83.33%(20/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2.78%(19/36)(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存在VEGF-C的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蛋白表达可能作为推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WHO分类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 ,BAC)是肺腺癌的一种类型 ,但是其组织学归类、临床表现、病程和预后还有争议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 。从 1983年 8月至2 0 0 1年 12月我们收治了 46例BAC患者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6例BAC患者中男 18例 ,女 2 8例 ;年龄 3 1~ 72岁 ,平均 63岁。有咳嗽病史 19例 ,痰中带血 6例 ,胸闷 12例 ,无症状 2 7例。胸部X线片及CT检查示肺部孤立性结节 3 2例 ,浸润性病灶 12例 ,多个病灶 2例。 46例痰细胞学检查 ,8例查到癌细胞 ;3 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2例刷检查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适应证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47例肺部疾病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61.5岁;肺腺癌27例,肺鳞癌9例,肺小细胞癌1例;肺结核3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炎性假瘤2例,肺错构瘤1例,巨大肺大泡1例。所有患者均在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通过3个胸部微创切口,不撑开肋骨,在胸腔镜监视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胸率、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4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胸,其中1例因术中出血,1例为T3期肺肿瘤,另1例因误伤左主支气管,中转开胸率为6.4%(3/47)。手术时间120±45min,出血量150±80ml,术后住院时间7±2d。围术期无死亡,发生并发症9例,包括淋巴瘘、肺漏气、心房颤动和肺不张等,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随访44例,随访时间1~23个月,失访3例。随访期间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出现痰中带血,后自愈;1例Ⅲa期肺癌患者术后9个月发生脑转移,给予伽马刀治疗健在。其余患者疾病无复发,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早期肺癌和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良性病变患者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在学习手术的早期阶段,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宣威与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6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P6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P6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相同病理类型、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宣威组与非宣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63蛋白的表达在宣威并无地区特异性,并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新隆  李雄 《云南医药》1998,19(4):306-307
食管化学性灼伤治疗方法不一,目前公认的有:扩张器扩张术、可塑性塑料扩张器、沙氏探条扩张器、以及激光治疗、食管置管及胃食管吻合术等,我院胸外科1990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食管化学性灼伤病人21例。其中3例采用串珠扩张治疗的新方法取得成功,现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100例肺部疾病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3例,右肺中叶切除7例,右下肺叶切除26例,右中、下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叶切除15例,左下肺叶切除27例。所有患者均在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通过3个胸部微创切口,不撑开肋骨,在胸腔镜监视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结果97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胸,其中1例因术中出血,1例为T3期肺部肿瘤,另1例因误伤左主支气管,中转开胸率为3%(3/100)。手术时间70-180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术后住院时间4-14d。围术期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7%,包括肺漏气、淋巴瘘、心律失常和肺不张等,均经相应处理治愈。结论扶镜者尤其需要掌握好扶镜的基本原则及方法,与术者默契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肺动脉切除成形改进技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对29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侵犯肺动脉的患者行肺动脉切除重建术.控制肺动脉的近、远端手术者19例(A组),改进后控制主肺静脉手术者10例(B组).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动脉切除成形能够避免一些全肺切除,夹闭控制主肺静脉代替控制肺动脉远端的方法能提高更大的手术操作空间,而且安全,没有破坏肺循环的生理,没有影响局部复发率和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