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AML—M5b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特点,并分析分选的患者T细胞经体外诱导、活化及短期培养后其TCR Vβ亚家族的利用及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运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析初治AML—M5b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利用和克隆性增殖,免疫磁珠分选患者T淋巴细胞,体外利用自体白血病DC细胞联合CD3单抗、CD28对T细胞进行诱导、活化,并对诱导后T细胞进行TCR Vβ亚家族表达和克隆性增殖分析。结果9例患者T细胞在体外获得增殖,TCR即分析显示患者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部分Vβ亚家族,体外诱导前后的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和克隆性增殖特点不完全相同,有部分出现新的邯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有部分Vβ亚家族在诱导前后始终表现为克隆性增殖,体外杀伤性分析发现诱导后的T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识别作用。结论AML—M5患者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倾斜性分布和克隆性增殖,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在诱导前后始终保持克隆性增殖状态,可能是机体针对白血病相关抗原的特异性CTL,体外诱导活化及短期培养后患者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数量增加,并出现新的克隆性增殖Vβ亚家族T细胞,提示体外诱导活化能够产生白血病患者自体的白血病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一条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伴高血压需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应用5F 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继之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40例经右桡动脉途径顺利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2例因造影导管不够长而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3±3.1和23.4±9.6分钟;2例分别因桡动脉痉挛和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导致导管无法到位,后改行右股动脉途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全部病例均无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 40余年的历史 ,其最初唯一的适应证是高度房室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所致的症状性心动过缓。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 ,不断研制出各种新型生理性起搏器 ,其功能日趋完善 ,使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被拓宽 ,目前临床上已试用于防治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神经心源性晕厥、长QT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16例M5患者接受allo-PBSCT,其中亲缘11例,非亲缘5例。预处理方案:9例采用清髓方案BUCY,7例采用非清髓方案FBC。亲缘的11例均采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非亲缘的5例均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ATG。输注的外周血干细胞有核细胞中位数为6.58×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46×106/kg。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均证实植活,余1例在移植早期因HVOD死亡。植入病人中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9~17)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8~26)d。发生急性GVHD 6例(Ⅰ度4例,Ⅱ度2例),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 7例。目前无病存活10例,中位生存期为45(3~78)个月。结论 Allo-PBSCT是治疗M5的有效手段,并发症少,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的语言文字以外的其它手段,如描画图形,展示实物,播放音乐、录像,以及形体表演,眼神暗示等等,本又称之为“非言语手段”。我们看过不少运用这类手段获得成功的例子,但也发现不少误用甚至滥用的情况,深感要走出”非言语手段”的运用“误区”,就一定要明确这类手段对语文的阅读理解作周,并把握好这类手段的运用原则。“非言语手段”,尽管在反映生活认识的方式方法上千姿百态,但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而言,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提供理解或体验必须的凭借,以弥补语言文字的这方面的空白或不足。这…  相似文献   
6.
陈小卫 《起搏与心脏》2003,17(2):152-154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40余年的历史,其最初唯一的适应证是高度房室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所致的症状性心动过缓。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不断研制出各种新型生理性起搏器,其功能日趋完善,使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被拓宽,目前临床上已试用于防治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神经心源性晕厥、长QT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不同类型细胞表达VEGFR1和VEGFR2的情况,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VEGFR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方法检测27例初治AL患者骨髓淋巴细胞、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和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淋巴细胞、粒细胞VEGFR1、VEGFR2、VEGFR1/VEGFR2的表达。结果:VEGFR1在初治AL组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之间或粒细胞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治AL组,VEGFR1在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在粒细胞或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P<0.05),但在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VEGFR1在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在粒细胞的表达(P<0.05)。VEGFR2、VEGFR1/VEGFR2在初治AL组和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之间、粒细胞之间、淋巴细胞与粒细胞之间、淋巴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以及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R1、VEGFR2、VEGFR1/VEGFR2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山市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及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情况。方法:对中山市两个镇5150名成年居民(〉18岁)进行健康调查,对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血常规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该地区农村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居民对贫血的知一信及就医意向情况。结果:该两镇农村居民贫血的总患病率为16.2%,女性患病率(18.9%)高于男性(14.8%)(P〈O.05)。对贫血认知方面,正确回答贫血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方法的比例分别为95.1%、77.3%、29.O%。就医意向方面,有64.7%的居民表示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近就诊方便(占50.2%),而不愿意首诊在社区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素质不高(53%)。结论:中山农村居民贫血的患病率略低于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居民对贫血的知信情况和就医意向有待提高,应加强农村居民贫血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居民贫血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 6 2例患者术后进行临床随访 6个月至 3年。结果  5 2例患者经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原有的晕厥、头晕、乏力、心悸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完全消失 ,10例存在基础心脏病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4例随访过程中出现起搏器埋藏处肌肉刺激症状 ,予调低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后症状消失 ;4例术前伴频繁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经DDD双腔起搏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2例DDDR起搏患者分别于术后 1周和 2周发生心房电极微脱位 ,予重置心房电极 ;2例术后 1周内出现穿刺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内科对症治疗 2周后肿胀逐渐消退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其他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标准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但术后尤其是早期必须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核仁磷酸蛋白1(NPM1)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发生的情况,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检测103例初诊AML患者NPM1和FLT3-ITD突变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3例初诊AML患者中,31例发现NPM1基因突变,20例发现FLT3-ITD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0.1%和19.4%,而在核型正常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7.6%(20/42)和26.2%(11/42).FLT3-ITD突变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t=2.21,P=0.037;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t=2.44,P=0.023;NPM1突变型亦表现为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2.24,P=0.034.在非M3患者中,NPM1突变型的CR与野生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1次化疗的CR(76.9%)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35.0%),x2=12.78,P=0.000 35;FLT3-ITD突变型患者的CR为58.8%,野生型患者为82.6%,两者比较,x2=4.48,P=0.034;FLT3-ITD突变型患者第1次化疗的CR为17.6%,而野生型患者为55.1%,两者比较,x2=6.23,P=0.012.31例NPM1基因突变中有6例合并FLT3-ITD突变,NPM1+/FLT3-ITD-组的CR最高(85.0%),1年内RR率最低(17.6%);NPM1-/FLT3-ITD+组的CR最低(54.5%),1年内RR率最高(50.0%).结论:NPM1和FLT3-ITD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目前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的重要补充,对于指导AM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