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回收制川乌炮制有毒废水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工艺条件,为其他药物炮制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吸附率和洗脱率为考察指标,利用静态吸附-洗脱试验对1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并通过与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大孔树脂的回收工艺参数。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对制川乌炮制废水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每克大孔树脂可处理4. 3 g川乌的炮制废水,上样速度≤3. 0 m L·min-1为宜,水洗除杂用量2 BV,加70%乙醇6 BV洗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回收率依次为98. 03%,94. 09%,96. 53%,78. 15%,85. 40%,70. 57%。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在进行制川乌炮制废水减毒处理的同时,还可对其所含的6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有效回收,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且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以及对其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性昏迷患者4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1),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EEG)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残疾分级量表(DRS)评分、NICU住院日以及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苏醒率,了解早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性昏迷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后,实验组NICU住院日低于对照组,6个月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维度,实验组的EEG评分,GCS评分,D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提高HICH昏迷患者苏醒率,减少NICU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该方案经济有效,操作简便,作为一种早期临床辅助促醒治疗措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制川乌炮制废水中6种毒性生物碱成分含量和UC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总结炮制废水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6种生物碱成分;采用UV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HPLC法和UV法在研究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制川乌炮制废水中6种毒性生物碱成分随着炮制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结论 建立的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均简便、稳定、准确,可以为该废水的减毒处理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鼻炎片对幼龄大鼠二氧化硫染毒致慢性鼻炎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抗炎、免疫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夷鼻炎丸组、小儿鼻炎片高剂量组、小儿鼻炎片中剂量组、小儿鼻炎片低剂量组。将幼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夷鼻炎组及小儿鼻炎片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法建立幼龄大鼠慢性鼻炎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4 周后,观察小儿鼻炎片对慢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幼龄小鼠碳粒廓清率、幼龄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幼龄大鼠经二氧化硫熏蒸后,模型组大鼠鼻黏膜上皮出现变性,血管扩张充血,黏膜层病理损伤较重。给药后,小儿鼻炎片高剂量组(1.32 g/kg) 和中剂量组(0.66 g/kg)大鼠鼻腔黏膜的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病理等级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儿鼻炎片高 (1.98 g/kg)、中(0.99 g/kg)、低(0.50 g/kg)剂量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鼻炎片高(1.32 g/kg)、中(0.66 g/kg)、低(0.33 g/kg) 剂量组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干重与模型组比较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鼻炎片可显著改善幼龄大鼠二氧化硫染毒后所引起的慢性鼻炎,对鼻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增强小鼠网状内皮吞噬系统的防御能力,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慢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栀子药材进行整体质量表征研究,并通过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及其易混品水栀子的质量表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栀子药材的质量表征特性与产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HPLC-PDA多波长分析方法,建立栀子药材多指标性成分含量合特征图谱分析方法,采用PLS-DA模型分析,找到不同产区栀子药材及易混品水栀子质量表征特性。结果:不同批次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和二萜苷类成分色谱峰无明显差异,但5号(二萜苷类)特征峰含量有明显差异,福建产区高于江西产区;不同批次栀子药材酚类成分色谱峰数量和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特性,其中福建栀子具有11号特征峰、且高含量;江西栀子具有8号(绿原酸)特征峰、且高含量特征,呈现出产地栀子药材质量表征特性与品质特征。水栀子表征出酚类成分与产地关联质量特性,且具有21号特征峰;此外,水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低。以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为比较,福建产区栀子、江西产区栀子分别聚为一处,水栀子单独聚为一处,s9(与水栀子混种栀子药材)批次单独聚为一处;由变量重要性因子分布图可知,特征峰21、11、12、17、8、19、14、5、10号色谱峰为主要质量特性信息成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方法准确、可靠;应用于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与质量评价,可区分栀子药材种源、种植、产地、采收等信息;从而为栀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的镇咳、抗炎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可愈糖浆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氨水引咳法测定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4 min内咳嗽次数。将筛选合格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可愈糖浆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枸橼酸喷雾致咳法测定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和6 min内咳嗽次数。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采用毛细血管通透法比色测定吸光度值。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大鼠左后足跖腱膜下注射体积分数1%角叉菜胶致炎,用足跖容积测定仪测量大鼠致炎前、致炎后0.5 h、1.0 h、2.0 h、4.0 h、6.0 h左后足跖容积。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观察各组药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01,0.05,0.01),明显减少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次数(P<0.001,0.01,0.001),且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比苏黄止咳胶囊组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枸橼酸致咳豚鼠咳嗽的潜伏期(P<0.05,0.001,0.01);明显减少枸橼酸致咳豚鼠6min内的咳嗽次数(P<0.001,0.001,0.0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腹腔洗涤液吸光度显著降低(P<0.01,0.05);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后2.0 h、4.0 h、6.0 h足肿胀度和肿胀率(均P<0.01),且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可降低致炎后0.5 h、1.0 h大鼠足肿胀度(P<0.05,0.01),降低致炎后1.0 h大鼠足肿胀率(P<0.05);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棉球肉芽肿的质量(P<0.05,0.01,0.01)。结论: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对气道高反应损伤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4只,模型组30只,其余各组均16只,雌雄各半。实验开始第1天、第8天大鼠四肢皮下及腹腔注射卵蛋白混悬液(100 mg卵蛋白+200 mg氢氧化铝+1 mL生理盐水),每点0.2 mL,每只1 mL,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注射;第15天起按10 mL·kg~(-1)灌胃给予地塞米松(1.20 mg·kg~(-1)),苏黄止咳胶囊(0.41 g·kg~(-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各剂量组[3.60 g(生药)·kg~(-1))、2.40 g(生药)·kg~(-1)、1.60 g(生药)·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每天给药后分批将致敏大鼠置于密闭容器内,给予1%卵蛋白生理盐水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30 min,雾化流量为3 mL·min~(-1),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雾化。持续喷雾给药3周后,采用16通道生理记录仪有创法检测大鼠气道阻力;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IgE和肺脏匀浆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的表达情况;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观察HE染色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在氯化乙酰胆碱80μg·kg~(-1)、160μg·kg~(-1)引喘剂量下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气道阻力(P0.05,0.05,0.001,0.00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gE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0.05);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3水平显著下降(P0.05);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肺脏组织匀浆中HMGB-1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0.0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肺脏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0.05,0.05,0.0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中剂量组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0.05,0.01);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低剂量组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5,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可明显改善气道高反应损伤模型大鼠肺脏气道黏膜上皮损伤、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充血、支气管平滑肌增厚、肺泡间隔增厚及肺实变等肺损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P0.01,0.05,0.05)。结论:疏风止咳颗粒提取物可通过缓解气道阻力、调节肺脏组织炎症免疫网络、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从而达到改善气道高反应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