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ional age, SGA)生后至学龄前期生长方式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分析68名SGA与42名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ional age, AGA)生后3 d和4周岁时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稳态模型评估(HOMA-IR、HOMA-β)值, 以及SGA不同生长方式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SGA生后3 d和4周岁时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值均显著高于AGA(P<0.05);SGA中无体重追赶生长儿胰岛素及HOMA-IR值均显著高于有体重追赶生长儿(P<0.01);但HOMA-β值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在生后至学龄前期出现胰岛素抵抗;且无体重追赶生长儿胰岛素抵抗水平更高;但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探讨实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本院ICU在2012年1—6月未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与2013年1—6月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后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实施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率由干预前的61.11%上升至93.79%(P<0.01),VAP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6%下降到干预后的1.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由干预前的5.81‰下降到干预后的1.52‰(P<0.05)。实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负责制可有效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在安静的状态下深体温保持在36.7~37.3℃之间,且体核温及皮肤平均温每小时变化分别低于0.2℃及0.3℃时的环境温度[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对提高新生儿科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护分开查房相对比,随机选取120位同等资质护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时期护士组,对照组为未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时期护士组,观察比较两组护士专科知识合格率、护理评估准确率、病情知晓率、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专科知识合格率、护理评估准确率、病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对提高新生儿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在ICU气管插管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气管插管病人按床号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正规护理吸痰操作同时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含手套)型吸痰不铺盘,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管铺盘吸痰,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吸痰管在备物时间、成本消耗、呼吸道黏膜损伤、护士满意度方面的显著差异。结果:使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比传统吸痰管备物时间明显缩短、吸痰成本低、呼吸道黏膜损伤少、能提高护士使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的满意度。结论:在ICU中使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简便、快捷、实用性强、缩短备物时间、节约成本,可在科室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留置胃管,采用间断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照组予常规注射器推注管饲喂养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腹胀、呕吐、残奶及误吸的比例28.6%、35.7%、50.0%、7.1%,与对照组(比例分别为50.0%、66.7%、85.7%、23.8%)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量(17.2±5.16)g/(kg·d)及实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PMA(35.59±1.76)周均优于对照组(10.2±4.28) g/(kg·d)、PMA(36.76±1.86)周(P<0.05).结论 经口留置胃管,采用间断重力管饲喂养,同时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8.
二陈汤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生姜七片,乌梅一枚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用,用于“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本方为燥湿化痰基础方,被后世称为“祛痰之通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院前实施母婴同室个体化照护指导对早产儿家居护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30例准备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和出院宣教手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早产儿出院前实施母婴同室3~5天,予个体化照护指导,效果满意时出院,出院后1周内随访及定期门诊随诊.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3个月内患病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早产儿纠正胎龄3、6、12月时分别测身长、头围、体重,并对照中国9城市0~3岁儿童生长百分位数曲线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院前实施母婴同室个体化照护指导,能促进早产儿体格的生长发育并改善远期的生存质量,是值得推荐的早产儿出院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新生儿留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末端位置与继发性乳糜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从2013年11月至2020年12月PICC新生儿689例,置管后发生乳糜胸的新生儿共6例,通过与PICC导管末端位置、体质量因素行相关性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6例继发性乳糜胸新生儿(其中男5例,女1例,5例体质量在1.0~1.5 kg之间, 1例为1.9 kg)均经右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行胸片检查,其中5例导管末端位于T2右侧,1例位于T1位置,6例新生儿经胸穿抽液、禁食、补液及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果显示导管末端位于T2与非T2(在1.0~1.5 kg、1.5~2.0 kg以及整体中比对)乳糜胸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体质量组之间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末端位于T2位置为新生儿继发性乳糜胸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留置于T2位置。对PICC导管末端位置处于T2等远离中心位置的新生儿应定期行X线检查定位导管末端位置,以减少新生儿继发性乳糜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