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化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中的表达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8例TMC和6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灶钙化情况和相关资料。结果 TMC和甲状腺良性疾病病灶钙化超声检出率分别为67.6%和33.3%(P<0.01);病理检查结果病灶钙化率分别为72.1%和35.0%(P<0.01)。微钙化在良、恶性钙化结节中所占比例各为20.8%和79.2%(P<0.01)。结节钙化中有70.0%为恶性,无钙化结节中32.8%为恶性(P<0.01)。TMC病灶微钙化发生率为55.9%,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2.5%。女性及年龄<45岁TMC患者的病灶钙化率较良性疾病均明显为高,(P<0.01)。结论 TMC绝大多数为乳头状癌,微钙化是TMC特异性最高的超声表现特征,对TMC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各心腔大小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价封堵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01月—2012年0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患者共31例,分别在术前2 d、术后1 d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观察右房横径(RAD1)、右房长径(RAD2)、右室前后径(RVD1)、右室横径(RVD2)、左房前后径(LAD1)、左房横径(LAD2)、左房长径(LAD3)、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D1)、左室横径(LVD2)、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每搏量(SV)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术后1、3、6个月LAD1、LAD2、LAD3、LVD1及LVD2逐渐减小,EF%、FS%、SV逐渐减小,以术后1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为著;RAD1、RAD2、RVD1、RVD2无明显改变。结论封堵术作为一种简便、安全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手术方法,不仅可以减轻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风险,而且可以有效恢复心腔大小和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性超声组织定征新技术。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character,UTC)是通过检测组织的声学参数来定量描述正常和病理组织的物理特征。IBS通过新型的声学密度定量(acquisition densitometry,AD)系统测定IBS参数曲线对心肌UTC定量分析,对多种心肌病理状态进行诊断。与常规超声检查技术比较,IBS技术能更客观、更敏感地反映心肌组织结构的变化。本文就IBS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84例TMC112个结节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 术前TMC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9%(73/84).112个结节中98个呈不规则低回声(87.5%);82个结节形态不规则(73.2%);74个瘤体边界不清或呈毛刺样(66.1%);60个结节内见微小钙化灶(53.6%);部分瘤体超声表现与上述特征有明显不同.CDFI示Ⅱ、Ⅲ型血流信号占66.1%(74/112),脉冲多普勒(PW)测最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的平均值分别为21.2cm/s和0.72.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率为22.6%(19/84).结论 高频超声是检诊TMC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手段,任何单一声像图特征和CDFI表现对TMC的诊断意义有限,对"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临床应注意鉴别和警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及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BS)综合评价Ⅱ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心肌局部舒张功能.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及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对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及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DM组)的左室心肌局部舒张功能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局部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a)、背向散射积分参数(IBS、IBS%、CVIB和CVIB%).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血流峰值流速,即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Va),计算Ve与Va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左室局部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显著减低,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显著增高.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中IBS和IBS%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VIB和CVIB%显著减低(P<0.05).结论:SRI及IBS技术可以客观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舒张功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超声作为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优势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高陆海航飞行员体检质量和健康鉴定水平,更好地为提高飞行员健康水平和部队作战力服务,我院对450名陆海航飞行员进行高频超声甲状腺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分型.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11例SPTP的超声表现和相关资料,根据SPTP囊、实成分比例拟定分型标准.结果 11例SPTP均为单发圆形、椭圆形实性、混合性略低回声闭;9例(9/11)边界较清楚,8例(8/11)包膜完整,10例(10/11)瘤后回声无衰减,9例(9/11)相邻组织器官受压、移位;除1例胰头SPTP远端胰管略宽外(0.3 cm),余患者胰、胆管均无扩张;8例(8/11)瘤内及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SPTP超声分型:Ⅰ型(实质型)2例;Ⅱ型(混合型)9例[其中Ⅱa型(以实为主)5例,Ⅱb型(囊、实参半)3例,Ⅱ c型(以囊为主)1例];Ⅲ型(类囊型),本组无此病例.11例SPTP的超声表现与术中所见、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统一的分型标准便于规范SPTP特征描述,对其发病规律观察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是目前检查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手段[1],而微钙化多被认为是诊断TMC较可靠的声像图指标和依据.笔者对68例TMC和6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结节钙化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微钙化在TMC超声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玉树,平均海拔4400米)缺氧环境与颈动脉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参数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急性高原缺氧环境的敏感指标。方法:应用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平原官兵(对照组n=100)及急进高原7天内的抗震官兵(高原组n=100)进行瞬时波强及超声相关指标的检测,对各检测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原组男性抗震官兵急性高原缺氧环境与心率(r=0.263)、舒张压(r=0.309)成正相关,与瞬时加速度波强(r=-0.201)、射血时间(r=-0.467)成负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原组急性高原缺氧环境的敏感指标依次减弱的顺序为:男性为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舒张压、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射血时间、收缩压、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女性为瞬时减速度波强、射血时间。结论:PWV-WI、Ep、瞬时减速度波强、射血时间、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收缩压、舒张压是急性高原缺氧环境的敏感指标,男女急性高原缺氧环境的敏感指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探讨高海拔低氧环境对急进高原地区的抗震官兵颈动脉弹性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急进高原地区7 d的抗震官兵(高原组)和100例平原健康官兵(对照组),应用WI技术检测两组官兵颈动脉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反射增强(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在内的一系列弹性功能指标,同时检测血液中HIF-1α及VEGF的含量。结果:高原组的HIF-1α及VEGF较对照组均表达上调,PWV-WI增高(P<0.05)。两组间Ep、β、AC、A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海拔低氧环境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上调可能对动脉弹性功能有调节作用,在反映颈动脉弹性功能的众多指标中,PWV-WI是急进高原地区缺氧反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