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肿止痛合剂是由当归、川芎、木香、三七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功效。主治肢体创伤早期出现的肿胀疼痛等症。该药在我院应用已有 10余年 ,疗效确切可靠 ,现报道如下。1 处方 当归、川芎、木香、赤芍、生地、桃仁、红花、青皮、三七、泽兰、甘草等。2 制备 取三七粉碎 ,过 40目筛 ,用 60 %乙醇作溶剂 ,浸渍 2 4h后进行渗漉 ,收集渗漉液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18~1 2 2 ,80℃ ,备用。取当归、川芎、泽兰、青皮、木香置挥发油提取器中 ,浸泡 2h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成份 ,残渣及馏出液备用。取赤芍…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清热逐风合剂中大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清热逐风合剂中的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样品经过适当提取后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5:5:0.3)为展开剂,紫外灯365nm定位,检测波长λS-280nm,λR=34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2.52%。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复方苍耳滴鼻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苍耳滴鼻液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黄苓苷含量为指标。拟订黄芩的提取工艺;以产品的外观评分为指标,优选出复方苍耳滴鼻液水煎醇沉工艺的最佳条件。结论 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复方苍耳滴鼻液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闵云山 《中药材》2000,23(3):184-185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黄芩、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研制成清儿热口服液,临床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扁桃腺肿大、咽痛等症,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定膏是我院院内制剂(注册文号:甘药制字Z04000858),在我院应用已有40余年,疗效显著。但在应用中,该制剂质量不易控制,易污染衣物,且不易清洁。为了便于使用,我们将消定膏制成消定巴布剂,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6.
闵云山 《中药材》2000,23(12):785-785
腹泻是小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小儿具有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寒温失调、饮食不节均可致腹泻,尤以婴儿发病率最高,而且有一定的致死率,成为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如水或夹杂、完谷不化为主症,严重者伤阴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消定膏巴布剂并进行刺激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消定膏巴布剂的制备基质确定最佳配比组合;通过豚鼠皮肤刺激性实验观察消定膏巴布剂皮肤用药刺激性反应.结果:消定膏巴布剂基质以聚乙烯醇:甘油:氧化锌-0.8:3.0:0.25为最适宜;各组动物给药后24小时,在给药局部未出现红斑和水肿.连续给药7天,给药期间各组动物给药部位也未出现红斑和水肿,待停药后继续观察1周,各组动物给药局部未出现红斑和水肿,也未见其他异常改变.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疗效确切;消定巴布膏剂于豚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部位给药,均未见引起明显皮肤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玄明粉和风化硝是芒硝不同方法加工而成的两种药物。而目前药房往往将两者视为一物。其实这是不对的。玄明粉早在《本草蒙荃》中就有记载:“芒硝制作玄明粉,则加萝卜、冬瓜和豆腐共煮,以去其咸。”《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有:“用洁净朴硝十斤、白莱菔五斤切片,同入锅中,用水一斗五升,煮至莱菔烂熟,将莱菔捞出……其硝洁白如粉,轻虚成片。”玄明粉的具体制法是:“将芒硝与萝卜片同煮,使硝全部溶化后,滤除不溶物,溶液冷却后所析之结晶,风化成白色粉末为玄  相似文献   
9.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小花独行菜(北葶苈子)、播娘蒿(南葶苈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微辛、苦寒、具粘性。此葶苈子含有强心作用的物质。南葶苈子主含挥发油。二者皆能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临床用于强心利尿,祛痰平喘,经配伍对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满有效。临床药量一般3—9g,多是纱布包裹与其它群药煎煮,我们在葶苈子的制剂及葶苈子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纱布小剂量包煎,还是制剂时大剂量纱布单独投料包煎,都不易煮透药物。往往纱布包煎的中心药物有少许是干燥的。这是因为葶苈子的粘性在纱布周围形成了一层粘性很强的胶状物,阻挡了水份浸润和渗透,所以包煎时有少许药物是干燥的。致使葶苈子中的有效成份难易煎出,若葶苈子与  相似文献   
10.
广木香和青木香泛称木香,配方时往往将二者视为一物。其实它们的科属和临床应用都不相同。广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产于云南丽江者名云木香;产于四川名川木香;产于印度、缅甸等国者名广木香。他们同为菊科植物,只是产地有别,而临床分别按产地命名为云木香,川木香和广木香。而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产于江、浙一带。现将广木香和青木香二者的区别列表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