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乳腺癌中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及MIB1(Ki-67)的表达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 、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染色,检测112例乳腺癌原发灶PCNA(单克隆抗体PC10)的表达,计数MIB1标记指数(MIB1 Labelling index,MIB1 LI),同时根据腺管形成、核的多形性及核分裂像数确定的分级标准、舟山会议推荐方案和TNM国际分期标准,对112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类、分型、分级和分期,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12例中肿瘤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和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4个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MIB1 LI、PCNA高表达的比率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直径不足2 cm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和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少于3个(含3个)的乳腺癌患者(P<0.05),而前者的10年累积生存率均分别低于后者;患者年龄和月经状况与MIB1 LI、PCNA表达强度及10年累积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B1 LI、PCNA表达强度与乳腺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及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显著影响MIB1 LI、PCNA的表达强度,是判定乳腺癌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APC蛋白在大肠粘膜、腺瘤及大肠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APC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及演进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及腺瘤癌变和正常大肠粘膜中AP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粘膜中APC蛋白阳性率为100%(45/45),大肠腺瘤及腺瘤癌变中阳性率分别为80%(20/25)和55.5%(6/11),大肠腺癌中APC蛋白阳性率为44.4%(40/90),经统计分析发现大肠腺癌及腺瘤癌变APC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粘膜(P<0.01),大肠腺癌中APC蛋白阳性率也显著低于大肠腺瘤(P<0.01),而大肠腺癌与腺瘤癌变之间以及腺瘤与正常粘膜之间的APC蛋白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APC蛋白表达缺失与腺瘤类型、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APC蛋白表达缺失可能在大肠癌的早期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期、非老年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清醒和睡眠时咽部气道几何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健康对照老年组 14名和非老年组 2 0名 ;OSAHS患者老年组 2 3名和非老年组 43名。分别行多导睡眠图 (PSG)和咽部磁共振 (MRI)扫描。 结果  66例OSAHS患者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清醒静息时咽部最窄处面积 (S1)与睡眠时咽部最窄处面积 (S2 )变化一致 ;S2 越小 ,S1 S2 的差越大 (即睡眠时咽部气道塌陷越重 ) ;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AHI)越大 ,呼吸暂停指数 (AI)越大 ;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 (TSO2 <90 % )占总睡眠时间(TST)百分数 (TSO2 <90 % /TST)越大 ,最低氧饱和度 (SO2 nadir)越低。在OSAHS老年组AHI(AI+低通气指数 (HI)〕中 ,AI显著大于HI〔(2 6 8± 2 0 8)次 /h和 (15 2± 11 6)次 /h ,t =2 3 3 6,P <0 0 2 5〕。而OSAHS非老年组的最长阻塞性呼吸暂停时间 (最长OAT)显著短于最长阻塞性低通气时间 (最长OHT)〔(48 4± 2 8 6)s和 (70 2± 3 5 3 )s,t =3 146,P <0 0 0 1〕 ;其最长OAT亦显著短于OSAHS老年组〔(48 4± 2 8 6)s和 (69 8± 3 8 3 )s,t =2 3 43 ,P <0 0 2 5 )。 结论 OSAHS患者咽部气道的狭窄、塌陷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相似文献   
4.
112例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与预后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腺管形成,核的多形性及核分裂数确定分级标准和舟山会议推荐方案确定分类,分型方案,对112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类,分型及分级,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组织学类型中浸润性普通型癌与浸润性特殊型癌,组织学分级的Ⅱ级与Ⅲ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和无转移的10年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均非常有显著性(P<0.01)。浸润性普通型癌中单纯癌与其它四型癌的10年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其10年累积无瘤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是判定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AN)的表达,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的表达。结果: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标记指数随病理分级增高和肿瘤体积增大,Ⅰ、Ⅱ、Ⅲ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CNA标记指数高表达者死亡明显高于低表达表(P〈0.01)。结论:PCNA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β-catenin、APC基因及黏附分子CD44V6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运用PCR-SSCP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腺瘤25例,大肠癌90例及癌旁正常粘膜45例中APC、β-catenin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及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结果大肠粘膜中未见β-catenin、APC基因突变及CD44V6阳性表达(0%,0%,0%),而AP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45/45)。大肠腺瘤β-catenin突变率及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4%(6/25),32%(8/25)。APC突变率及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3/25)、80%(20/25)。CD44V6异常表达率为4%(1/25)。大肠癌中β-catenin突变率、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7.8%(25/90)及32.2%(29]90),APC突变率、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2.2%(20/90)及44.4%(40/90)。CD44V6表达率72.2%(65/90)。大肠癌及腺瘤中β-catenin突变率及蛋白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1),而大肠癌与腺瘤组织间无显著差别(P>0.05)。大肠癌中APC突变率及蛋白表达缺失率、CD44V6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1),而大肠腺瘤与正常组织间无显著差别(P>0.05)。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三种基因改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β-catenin、APC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向癌的转化中起一定作用。黏附分子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中ID3、TCF3和MYC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提取32例Burkitt淋巴瘤组织DNA,经PCR扩增部分DNA片段,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ID3、TCF3的突变率分别为35.5%(11/31)、18.8%(6/32)。MYC的突变率为50%,MYC exon1的突变率为3.3%(1/30),MYC exon2的突变率为50%(15/30),MYC exon3的突变率为7.7%(2/26)。结论通过Sanger测序证实在中国人Burkitt淋巴瘤组织中存在ID3、TCF3、MYC基因的重现性突变。3例中发现新的TCF3基因突变位点c.2202GC p.L569V。2例发现新的MYC基因突变位点c.1070AG p.G182D。  相似文献   
8.
上颌颌良性骨母细胞瘤(附3例报告)何青莲,闫晓初(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良性骨母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脊柱、胚骨。发生于上颌骨甚少.我科20年中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l病例报告例1,女,学生,14岁。困左面部包块逐渐增大伴局部疼...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 photometer,MSPM)对38例大肠癌胞核D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各型大肠癌与正常粘膜对照间,胞核DNA含量相差非常显著(P<0.01);高、中、低分化腺癌DNA含量呈梯形增加,各组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高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癌细胞核DNA含量增加,非倍体数增加,其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而肿瘤复发和死亡率逐渐增高。表明胞核DNA含量测定可作为大肠癌分级、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6岁。因急性腹痛1周于1999年11月29日入本院肝胆科。患者于1999年11月22日在无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下腹持续剧烈胀痛,到当地医院给予"杜冷丁"镇痛处理后缓解,此后腹痛逐日由左下腹部转至左中、上腹和右上腹部,呈隐痛样不适。无腹泻、呕吐、畏寒、发热,起病后饮食、体重及大、小便无明显异常。院外CT及彩超扫描提示左肝巨大占位,内有液性暗区,AFP(-)。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