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周围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无论是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进行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都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关键组成部分。1999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对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分阶段方法进行功能锻炼,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6例髋臼骨折进行伤因、分类、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术后X光片及CT,获得解剖复位的14例,满意的9例,不满意的3例。髋关节功能14例优,6例良,3例可,3例差。结论:应准确分类髋臼骨折,在此基础上选择手术方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199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自体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2例,未行血管吻合,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42岁。右侧7例,左侧5例。病理分级:1级8例,2级4例。破坏范围:φ3-5 cm,皮质骨菲薄或穿破。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探讨其早中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为6.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股骨头坏死,优良率为86.7%。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可以改善骨折端的血运,促进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采用病灶清除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前路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0例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结论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以及术后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对脊椎爆裂性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于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4例脊椎爆裂性骨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Dick系统组)27例和B组(AF系统组)27例,两组均以后路减压及植骨术进行资料,而A组在此基础上以Dick钉治疗,B组则以AF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复位效果和Frankle评分。结果 B组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的椎体高度比、后凸畸形度及椎管占位率分别为(93.86±3.79)%、(94.34±3.85)%、(16.12±1.61)°、(15.98±1.58)°和(18.34±1.82)%、(18.10±1.65)%,Frankle评分A~B级比例3.70%和0.00%,其均分别优于治疗前,并且优于A组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F系统在脊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好于Dick系统,可有效复位骨折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后髁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股骨远端后髁冠状面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4~10个月。关节活动度100°~125°。功能恢复按照Letenneur et al方法进行评价:优7例,良2例,可4例。结论对于股骨远端后髁冠状面骨折积极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恢复股骨髁的解剖结构和关节面的完整性和平整性,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载药自固化磷酸钙(CPC)加自体髂骨复合型DDS治疗四肢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四肢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行彻底病灶清除后,采用载药型CPC+敏感抗生素+自体髂骨组成复合型DDS植于骨缺损处,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获5~30个月的随访,平均17个月.12例创口一期愈合,3例发生浅表感染(创口渗液),经换药二期愈合.1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8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载药型CPC+自体髂骨复合型DDS植骨是治疗四肢感染性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摘除分段减压结合钛网植骨及椎间植骨融合加长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6例患者全部采用单个或相邻两个椎体次全切加单纯椎间盘摘除分段减压钛网植骨及椎间植骨融合加长钛板固定术.[结果]16例6个月全部达到骨性愈合.JOA评分优10例,良4例,好转2例,由术前平均9.5分上升至15.5分.[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盘摘除分段减压结合钛网植骨及椎间植骨融合长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可靠,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路钢板固定与髂腰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22例合并骶髂关节损伤的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其中Bl型2例,B2型4例,B3型5例;Cl型5例,C2型5例,C3型1例。合并髋臼骨折6例。对后环损伤中单纯骶髂关节脱位者采用前路钢板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骶骨骨折则采用后路髂腰固定,前环损伤全部行钢板固定。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Mnjeed评分,平均86.5分(51-100分),其中优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5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4例基本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1例发生骶部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根据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损伤是单纯脱位,还是合并骶骨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髂腰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