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泉  钟凯人 《广东医学》2000,21(3):235-236
对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8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77例,手术治疗9例,治疗后视力提高者73例,前房积血完全吸收者达84例,未完全吸收者2例,平均积血吸收时间为4.3d。结论应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可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后段外伤的疗效。方法眼后段外伤患者设联合组30例30眼、单纯组35例35眼。两组患者新鲜穿通伤首先清创缝合,1w~2w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合并白内障先切除混浊晶状体,有异物者取异物,伴有网脱者行气液交换或重水展平视网膜,裂孔行眼内光凝或冷凝,C3F8或硅油填充。在关闭切口前联合组患者加用TA4mg玻璃体腔注射。结果眼后段损伤有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异物(联合组20例、单纯组21例)、视网膜脱离,两组发生率(P>0.05)。两组患者眼后段异物均能取出。术后视力分别提高、不变、下降,联合组为76.7%、16.7%、6.7%;单纯组为60.0%、28.6%、11.4%。联合组比单纯组要好(P<0.05)。术后并发症:第1天前房反应2 以上联合组56.7%低于单纯组85.7%(P<0.05);高眼压和白内障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视网膜脱离联合组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TA玻璃体腔注射比单纯手术治疗眼后段外伤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 丝裂霉素C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190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组,A组89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丝裂霉素C;B组101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89眼中12眼复发,复发率13.48%;B组101眼中13眼复发,复发率为12.87%;A组与B组治愈率比较(χ2=0.02,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复发性胬肉时A组与B组治愈率比较(χ2=4.3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丝裂霉素C在治疗复发性胬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膏注射法在泪小管断裂疾病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对32例(32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眼膏注射法寻找泪小管;带管期间及术后用眼膏注射治疗感染,填充泪道,预防再阻。结果 32例(32眼)中,治愈28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93.8%。结论 眼膏注射法能快速准确寻找到泪小管断端;且对泪道上皮起到消炎止血、减轻渗出;同时阻止分泌物进入泪道,对泪道管腔起物理性支撑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角膜瓣蒂在上方与鼻侧的LASIK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瓣蒂在上方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远期效果。[方法]选用旋转式角膜刀制作上方蒂角膜瓣LASIK 418例(804眼),用平推式角膜刀制作鼻侧蒂角膜瓣LASIK 108例(202眼),对两组蒂部不同位置的角膜瓣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2年裸眼视力上方和鼻侧蒂组分别为(5.01±0.15)和(5.00±0.1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上方蒂组低于鼻侧蒂组,切缘出血上方蒂组大大减少(P<0.005),干眼症发生率术后早期上方蒂组高于鼻侧蒂组,3月后两组均降低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方和鼻侧蒂组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远期随访2年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在角膜瓣稳定性上,上方蒂优于鼻侧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惠州市患有糖尿病居民中黄斑水肿的患病率,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视力损害和糖尿病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然人群为基础,对惠州市随机抽样进行糖尿病筛查,确诊者进一步进行DME及DR的检查.具体包括问卷调查、视力榆查、裂隙灯显微镜下+90D前置镜检查眼底、眼底彩色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645人中患有DR262人,DME患者92例,惠州市人群DME发病率0.91%,在糖尿病患者人群患病率1.43%,在DR患者中患病率35.1%;轻度DME38.20%,中度DME31.46%,重度DME30.33%;随着DR分期的加重,DME有加重的趋势(r=0.945,P=0.035);患者的视力随着DME的加重明显下降(r=-0.972,P=0.005); DME的分级与糖尿病病程具有显著相关性(r=0.954,P=0.008).结论 DME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视力,需建立DME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合理治疗以降低DME致盲率;DME的严重程度与DR程度、视力、糖尿病病程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角膜瓣蒂在上方的LASIK治疗近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角膜的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利用准分子激光器联合微形角膜刀对131例(258眼)进行治疗。按屈光度不同(-8.0D以下,-8.0--15.0D,-15.0D以上)分为3组,该刀前进轨道呈环形,切削角膜瓣后蒂部位于上方,术后6月观察视功能、屈光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3组达到0.5以上分别为97.8%、93.2%、55.6%,达到1.0以上分别为88.8%、80.7%、19.4%,术后4-6月屈光度趋于稳定。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脱落。层间异物残留等,结论:LASIK对不同屈光度近视治疗均有良好效果。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比位于鼻侧的术后并发症可能比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8.
当肿瘤压迫或侵犯视通路时,可以表现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故病人多首先就诊于眼科,如果未发现颅内高压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常常容易误诊为视神经炎或其它眼底病。我们对多年来在眼科住院患者中发现的肿瘤误诊为视神经病变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80岁及以上患者老年性白內障超声乳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0岁及以上患者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5例(10O只眼)80~96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定为高龄老年组,经角膜缘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期收治665例(671眼)60~79岁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定为低龄老年组,使用相同的手术方法作对照。结果 高龄老年组术后第1天、1周和1个月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分别是30只眼、52只眼、74只眼。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3年,随访时的视力达到0.5以上高龄老年组患者82只眼(82.0%),低龄老年组583只眼(86.9%)。并发症主要有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晶状体核碎块脱位、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结论 高龄与低龄老年性白内障经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术后的部分患者将会发生白内障。由于此类患者的滤过泡多位于上方角膜缘,致使常规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生困难。笔者于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的白内障进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选择对象:本组20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