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120例怀疑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和整夜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结果发现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与呼吸紊乱指数(RDI)相关性良好。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氧饱和度累积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与RDI也有较好的相关性。以ODI≥5作为诊断SAS标准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78.6%。结果表明整夜SaO2监测对SAS具有较好的初筛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弱视原因及新生儿出生时的分娩方式对弱视形成的影响.方法:对536例2~14岁弱视儿的原因研究分析并对其出生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36例弱视儿中出生时剖腹产92例占17.2%、自然分娩难产(包括胎吸和产钳)49例占9.1%、自然分娩顺产395例占73.7%,其中早产儿53例占9.9%;弱视儿中屈光不正性弱视284例占53.0%、斜视性弱视138例占25.7%、屈光参差性弱视91例占17.0%、形觉剥夺性弱视17例占3.2%、其它6例占1.1%.结论:儿童弱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出生时分娩方式与弱视的发生无关,早产儿所占弱视比例较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激光所发射的辐射光能被眼部的介质所传导,组织吸收光能后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蛋白变性,细胞遭到破坏,组织凝固。再加上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方便,使得其在眼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眼前节到眼后节,青光眼,眼底病都已应用到半导体激光治疗,还有屈光方面的疾病也正在配合半导体激光在进行治疗。本文将主要介绍半导体激光在眼科临床各方向的应用及其以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3~15岁少年儿童视力低下的病因,探讨屈光不正的发病规律,为防盲治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视光学门诊3~6岁192例、7~15岁809例,共1001例(1987只眼)视力低下者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结果3~6岁组:远视299只眼,占78.9%;近视46只眼,占12.1%;混合散光34眼,占9%。7~15岁组:近视1172只眼,占72.9%,其中7~10岁女孩近视率明显高于同龄男孩(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远视376只眼,占23.4%;混合散光60只眼,占3.7%。屈光度以低度为主;中度近视女孩较男孩多有显著性差异(P<0.005)。矫正视力7~15岁组较3~6岁组好,矫正视力不良多见于高度屈光不正。结论学龄前儿童以远视为主符合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但应积极治疗弱视。7~15岁少年儿童以近视多见;女孩近视低龄化且中度近视较男孩多,可能与女孩较男孩发育早,用于学习时间多有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张德平  金涵  陆付年  侯杰 《江苏医药》2002,28(9):700-701
经纤支镜肺活检 (transbronchiallungbiopsy ,TBLB)是弥漫性肺疾病 (diffusepulmonarydiseases ,DPD)诊断的重要手段 ,但有部分患者在确诊前肺功能已有较严重损害并伴有低氧血症 ,对这类患者作TBLB检查的安全性尚无确切评价。为此 ,我们对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间收治的 18例伴有低氧血症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TBLB检查的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8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11例。年龄 2 8~ 6 7岁 ,平均 4 8 3± 11 2岁。二、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并确定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第一部分:回顾分析1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响血肿扩大的回归方程,运用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血肿密度是否均一、初始出血量及CT血管造影(CTA)“点征”与血肿扩大进行关联建立血肿扩大预测模型.第二部分:运用前期建立的血肿扩大预测模型,将30例存在血肿扩大风险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12h手术组和24 h手术组,比较不同时间窗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近期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初始出血量、血肿密度、血肿形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A图像“点征”与血肿扩大有关(P<0.05);血肿量>16 mL(OR =5.051,95%CI 1.314~21.355,P=0.0170)、血肿密度不均一(OR =7.805,95%CI 1.905~40.220,P=0.0021)且CTA图像存在“点征”(OR =8.764,95%CI 2.325~44.562,P=0.0006)则血肿扩大风险在60%左右;12h手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再出血方面较24h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在3个月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因素很多,基于血肿量、血肿密度及CTA“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血肿扩大风险,早期手术能够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黄魏  王俭  金涵锼  钱懿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6):457-458,462
目的 提高对胰尾增宽的认识水平.方法 遴选过去10年间28例胰尾增宽病例CT、MRI资料,复习文献,提出其诊断和鉴别要点.结果 ①胰尾增宽(n=24):胰尾最大前后径≥3.0 cm,明显超过最大高径和胰体前后径;②胰尾分叉(n=4):横断面像上,3例脾静脉穿行于增宽的胰尾内,1例重复畸形者,分又的胰尾内有独立的胰管.结...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96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了麻痹性斜视共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混合性散光弱视基本治愈前后双眼视功能状况。方法对56例混合性散光弱视患者于治疗前和基本治愈后检测立体视锐度(包括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黄斑立体视锐度、周边立体视锐度)、三级视功能(包括1级同时视、2级融合范围和3级立体视)。结果基本治愈前后:立体视锐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同时视无明显差异(P>0.05),2级融合功能及3级立体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混合性散光弱视影响融合和立体视觉的发育,随着视力的提高,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