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依沙吖啶(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随即口服米司非酮50mg,12h 1次,共3次;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68例,成功率为97.1%(P〉0.05)。治疗组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和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宫颈、后穹窿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产程静推地西泮(安定),可减轻阵痛和加速产程进展,现将本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2组,地西泮组在第一产程潜伏期使用地西泮10mg静推,另100例第一产程不用地西泮,观察两组宫颈口扩张速度、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集灵方为明末名医缪希雍著《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方,由人参、生熟地、枸杞、天麦冬、牛膝七味药组成。初看此方似乎平平,实则为“出内府,补心肾、益气血、延年益寿”的奇效良方。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反复验用,屡用屡验,兹举治愈妇科阴中干涩症1例,仅供同道参考。 刘××,女,54岁,  相似文献   
4.
实施计划免疫接种是我国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覆盖率难以达到100%。影响常规疫苗可接受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与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相关的安全性[1],所以对此应给予重视。1 临床资料1998年11月~1999年11月在我科进行免疫接种的3419人次中,32例出现不良反应。男18例,女14例。年龄3个月~5岁。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为注射后2~24h。接种疫苗的种类有百白破疫苗28例,麻疹疫苗2例,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各1例。2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状与例数见表1。表1 致敏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致敏疫苗种类例数发热红肿、硬结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空腹前2h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连服3d,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至孕囊排出或阴道流血稍多于月经量时行清官术;对照组给己烯雌酚5mg口服,每天3次,连用5d后行清宫术。结果治疗组中2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后48h内排出胎儿、胎盘;12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h内自然娩出胎儿、胎盘;6例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行清官术;4例因组织未排出行清宫术;所有病例组织物排出后2~3d复查B型超声宫内无残留,无需再次清宫。对照组无自行排出胚胎组织者,均行清官术,9例于1周后行第2次刮宫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空腹前2h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连服3d,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0 6mg至孕囊排出或阴道流血稍多于月经量时行清官术;对照组给己烯雌酚5mg口服,每天3次,连用5d后行清宫术.结果 治疗组中2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后48h内排出胎儿、胎盘;12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h内自然娩出胎儿、胎盘;6例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行清官术;4例因组织未排出行清宫术;所有病例组织物排出后2~3d复查B型超声宫内无残留,无需再次清宫.对照组无自行排出胚胎组织者,均行清官术,9例于1周后行第2次刮宫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含红芪和含黄芪益气养血汤对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损伤及抗免疫衰老作用的效果及差异。方法:用相同剂量红芪替换益气养血汤中的黄芪,灌胃18个月龄老龄鼠。测定老龄小鼠脾脏、胸腺指数,检测老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IL-2含量。结果: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均可提高老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在提高脾脏指数方面红芪作用优于黄芪。2种药物均可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水平,且二者作用无差异(P>0.05)。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均可升高老龄小鼠血清IL-2含量且红芪作用优于黄芪(P<0.05)。结论: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对老龄小鼠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和抗免疫衰老效果,且红芪作用与黄芪作用相当。含红芪的益气养血汤在提高老龄小鼠脾脏指数,提高血清IL-2含量方面优于含黄芪益气养血汤。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光电比浊法测定59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高,PAg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渐升高,PAg渐下降。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PAg呈负相关(P<001)。提示:肝硬化患者体内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其出血倾向与体内继发纤溶活性亢进及PAg下降有关,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PAg可望成为监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昝红娟  郭菊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01-2901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桂枝茯苓胶囊3片(93mg),3次/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来潮前停用。治疗前后均行B超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临床症状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9.2%以上,有效率达84.78%。3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或经量减少,血红蛋白上升,伴痛经者痛经消失,副作用轻微且停药后很快消失。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作用小,是一种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