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使用分诊记录单,规范了问诊及护理评估内容,实施标准化、科学化分诊,即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进一步提高胸痛病人的分诊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室兼职护士工作模式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院内实施输液室兼职护士工作模式,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兼职护士工作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Ⅳ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室兼职护士工作模式可有效解决护士短缺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香港急诊分诊系统,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筛选率为主要目标,分诊护士将急诊患者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最快急救.香港急诊分诊指南操作性强,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分诊流程规范化,分诊设施齐全,分诊信息网络化,便于分诊护士全面的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相对而言,广东省的急诊分诊有待建立统一的分诊标准,优化分诊流程,改善分诊环境,配备完善的分诊设备,加强分诊护士的培训,从而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急诊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广东省专科护理的发展,广东省卫生厅和香港医院管理局紧密合作,开设了"广东省护士在港培训专科护理文凭课程班".2009年6月,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赴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急诊科进修急诊专科护理,进修研习10个月,笔者感触良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供氧方式的现状,为院前急救实现更好的氧疗效果提供方案参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院前急救的供氧工具、效果、培训以及存在问题等。结果:69.7%选择普通氧袋,约3%选择加压氧袋;27.3%选择氧气瓶;其中,24.2%了解普通氧袋供氧的相关知识,12.1%了解加压氧袋供氧的相关知识,86.4%了解氧气瓶供氧的相关知识,且40.9%认为加压氧袋较普通氧袋供氧效果要好,94.5%认为氧气瓶较普通氧袋供氧效果要好。在假设解决受限问题下,87.9%的调查者倾向在院前急救选择加压氧袋作为氧疗的供氧方式,78.8%的调查者倾向在院前急救选择氧气瓶作为氧疗的供氧方式。结论:院前急救氧疗中,使用氧气瓶进行供氧要优于普通氧袋和加压氧袋,便携式氧气瓶应作为院前急救首选的氧疗工具;不过受限于复杂的现场环境、笨重的体积、难以携带及固定等氧气瓶的现实问题,若氧气瓶暂无条件获得或不方便应用的前提下,加压氧袋应作为院前急救次选的氧疗工具,其各方面特性均优于普通氧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DIO)教学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规培护士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新入职的98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PR培训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CPR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水平评分及对CPR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两组的CPR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的CPR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本组培训前,且观察组的CPR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DIO教学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到规培护士CPR培训中,可提高规培护士的CPR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同时促进其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是各类患者聚集的医院公共区域,传染病的传播和疫情的发生存在极大的隐患。而急诊分诊台则是患者进入急诊的第一关,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完善的感染控制硬件和软件设施,较强的个人防护意识,对控制疾病的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8 768例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院前急救的8 76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最多,占49.76%;男女比例为1.54∶1;心脑血管疾病比例最高(31.00%),其次为创伤(29.62%),再次为消化系统疾病(11.36%);以1,2,3月份急救患者最多,上午8:00~12:00急救患者数最多.结论 认识中医院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中医院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项痹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通过中医辨证运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子午流注—对症局部穴位艾灸、刮痧、中药热熨及中药外敷等措施,制定个性化饮食护理及情志护理方案,指导患者"米"字颈椎康复操、抗衡米子功、颈椎生理曲度训练,干预后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