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内科呼吸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300份,分析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本组300例患者中,有220例应用抗生素,应用率为73.3%;涉及抗生素品种达35种,101例(45.9%)单用抗生素,95例(43.2%)为二联用药,18例(8.2%)为三联用药,6例(2.7%)为四联用药。结论我院内科呼吸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多联用药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应加强抗生素用药管理,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卒中后抑郁也随之大幅增多,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lusterin蛋白在男性不育症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10例正常睾丸组织,8例梗阻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13例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标本中Clust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3组睾丸组织中Clusterin蛋白都有表达,.正常睾丸组织、梗阻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87.5%(7/8),46%(6/13),非梗阻性不育睾丸组织中Clust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睾丸组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表明,该蛋白在非梗阻性不育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睾丸组织显著降低,而在梗阻性不育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降低.结论 Clust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与非梗阻性不育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加强监护病房(PACU)停留时间、术中及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的病例数、术后48 h内患者单次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切皮时、术中30 min时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拔除喉罩后患者Aldrete评分达到出苏醒室标准时观察组患者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Sp O2及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中及在PACU停留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1、6、12 h,观察组疼痛VAS评分>4的患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0~1、>1~6、>6~12、>12~24及0~48 h,观察组患者单次使用PCIA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喉罩吸入全身麻醉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前列腺摘除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导尿管、气囊牵引压迫致膀胱颈部压力改变,膀胱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等,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阵发性痉挛性收缩。也有人认为,膀胱痉挛的发生与神经、精神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膀胱痉挛不仅病人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加重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心理,而且易引起继发性出血和引流管阻塞,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现将20例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32例前例腺摘除术患者进行观察,术后出现痉挛的有20例,占62.5%,20例患者年龄64~82岁,平均73岁。1.2主要症状及分型膀胱痉挛性疼痛症状可分为主诉症状和可观察症状。主诉症状:患者有明显的膀胱憋胀感,急迫的尿意和便意感,膀胱痉挛性疼痛。可观察症状:膀胱冲洗不通畅,冲洗液血色加深,冲洗液返流及导尿管周围的溢尿。上述情况均呈阵发性出现,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由于患者痛阈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其表现程度不一,我们根据其症状将其分为轻、中、重型,其中轻型8例,中型4例,重型8例。2非药物治疗及护理2.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说明手术方式,术后需要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疗效并进行推广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7年2月到2010年8月对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行静脉滴注,使用5d。然后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口服序贯的治疗,另外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治疗,并采取饮食护理、防感染护理、穿着护理、发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最短在入院之后第1天退热,最长在第9天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4.9d,对照组平均时间为5.6d,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最短3d消失,最长8d消失,平均5.3d,对照组为6.5d,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2d,平均7d,对照组为9d。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患儿有32例,占总数的49.23%。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患儿舒适度和康复程度都十分有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当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构建人睾丸基因TDRG1 的shRNA 表达质粒, 并研究其在NTE-2 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有短发夹结构靶位TDRG1 基因的寡核苷酸, 经退火成双链, 克隆至载体pGPU6/GFP/Neo 中, 构建TDRG1shRNA 表达载体, 得到重组质粒TDRG1-shRNA486, TDRG1-shRNA738, TDRG1-shRNA921 和一个阴性对照, 使用LipofectamineTM 2000 转染shRNA 至NTE-2 细胞, 应用RT-PCR 法检测转染后NTE-2 细胞TDRG1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经测序证实, 插入的DNA 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同时筛选到转染TDRG1-shRNA486 的NTE-2 细胞TDRG1 基因的mRNA 表达水平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人类睾丸基因TDRG1 的shRNA 表达载体, TDRG1-shRNA 在NTE-2 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芬太尼用于老年无痛肠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行无痛肠镜息肉电切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前8 h禁饮、禁食,进行肠道准备。进入检查体位后,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对照组给予芬太尼0.5~1μg·kg-1、丙泊酚(与0.9%氯化钠注射液1∶1稀释)1~2 mg·kg-1静脉注射;观察组先给予咪达唑仑1 mg 静脉注射,10 min 后给予芬太尼0.5~1μg·kg-1、丙泊酚(与0.9%氯化钠注射液1:1稀释)1~1.2 mg·kg-1静脉注射。2组患者均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开始检查时、手术开始后5 min及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SBP、DBP、HR、SpO2的变化;记录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患者从手术结束到清醒的时间)、术中疼痛反应的病例数及丙泊酚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麻醉前、开始检查时、手术开始后5 min及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SpO2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毕苏醒时间为(4.5±1.5)min,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为(4.3±1.5)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疼痛反应的例数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2种麻醉方法效果均较好,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检查及治疗的效果,但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咪达唑仑进行老年无痛肠镜息肉电切术使丙泊酚用量更少,患者术中疼痛反应轻,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