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应用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Flud)、注射用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此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甲基洛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酚吗乙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3例无病存活29、15和2个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甲基洛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酚吗乙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3例无病存活29、15和2个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应用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Flud)、注射用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此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经临床、细胞形态学及疗效  相似文献   
6.
肺部真菌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敏感的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我院成功救治1例亲属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去T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者为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供者为HLA单倍体相合的患者父亲.预处理方案主要由全身照射、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司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患者移植过程顺利,未出现严重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及GVHD等并发症.于移植后20天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第70天血型由B型转变为供者O型,第140天HLA完全转为供者型.结论:应用非去T细胞、增强预处理及免疫抑制强度的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简便安全,疗效较好,为无HLA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7例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MDS的临床及实验特点。结果 7例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白塞病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Crohn’s病、抗D抗体阳性的输血性溶血性贫血、Sweet's综合征及坏疽性脓皮病各1例。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于MDS之前,1例与MDS同时发生,3例发生于MDS之后。7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得以明显缓解,但MDS预后仍较差,其中2例在半年内转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均未缓解而死亡,3例死于RA期,其他正在治疗中。结论 部分MD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是MDS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实体瘤七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往报道实体瘤后并发白血病较多,而白血病并发实体瘤的报道较为少见,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诊时及病程中并发实体瘤的病例更为罕见,近年来我院收治了7例,结合相关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7月~2010年10月恶性血液病103例,其中80例行异基因PBSCT治疗,23例行自体PBSCT治疗.异基因PBSCT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自体PBSCT采用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的治疗先预处理,并预防异基因PBSCT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结果 本组均成功植入并快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9 d和21 d.随访至今,死亡21例,病死率为20.4%.发生出血性膀胱炎4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结论 PBSCT能很快重建造血,移植相关病发生较少,病死率较低,安全可行,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