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巴拉汀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司来吉兰片,5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3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评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和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4.00%和8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和SCOPT-AUT评分显著降低(P0.05),Mo CA和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β1-42和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Aβ1-42和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和健侧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DT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巴拉汀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升高血清Aβ1-42和IGF-1水平,延缓DAT失活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乐安县28d~7岁儿童末梢血锌、铁、钙、铜、镁的缺乏及铅含量情况,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方法:利用极谱分析法测定儿童末梢血锌、铁、钙、铜、镁,利用溶出伏安法对末梢血铅进行测定。对2010年上半年来我院儿科健康体检28d~7岁儿童791例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我县儿童锌、铁缺乏较普遍,其次为缺钙,镁、铜的缺乏较少见,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结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微量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显著。应重视对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加强对孩子家长的养教育,在营养膳食指南下,注意儿童膳食平衡,改变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建立科学合理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口腔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行为习惯的现状,为探索适合大学生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3方面.共设26道选择题.调查对象 延安大学医学院非口腔专业(临床医学)08级(大三)医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156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卫生保健10个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2.31%.口腔保健7个行为平均正确率为39.48%.9个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平均发生率16.81%.12.18%的医学生有早晚刷牙的习惯,71.16%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42.95%有饭后漱口的习惯.26.28%的医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结论:非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较薄弱,行为较落后,口腔卫生保健有待加强,是今后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其与之代谢相关的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为临床中早期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H cy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993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11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被检者血清 Hcy ,同时检测其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在不同 Hcy水平(16~30μmol/L ,31~50μmol/L ,>50μmol/L )的分布不同( 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明显较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脑梗死患者中血清 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呈负相关( P < 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监测血清 Hcy水平,并且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降低 Hcy水平,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妊高征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及分娩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3.7%(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妊高征患者中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2009年住院的20例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所有患儿都呈急性起病且多有前驱感染史,男孩多于女孩,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痛伴行走困难或跛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急性期都异常升高.结论:本病急性起病,预后良好,结合临床表现与急性期血清肌酸激酶(CK)异常升高可基本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要比健康教育前要高(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孕妇的参加健康行为的人数要明显比健康教育前要多(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得GDM孕妇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康行为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抗体(Livin)、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Livin,IFN-γ水平,参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标准评定病情程度,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参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标准评定预后状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Liv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血清Livin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FN-γ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随着预后状况越来越差,血清Livin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FN-γ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Livin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的改变幅度在指导病情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预后状况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1例,根据出院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32例[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预后不良组189例(mRS 3~6分)。采集整理患者入院时人口学信息、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及疾病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2组患者上述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心房颤动、收缩压、TC、LDL、尿素、NIHSS评分、脑梗死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住院时间、死亡和出院mR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尿酸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NIHSS评分和尿酸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OR=1.017,95%CI:1.003~1.031,P=0.018;OR=1.274,95%CI:1.178~1.378,P=0.000;OR=0.993,95%CI:0.989~0.996,P=0.000)。结论血清低尿酸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苏沃雷生与艾司唑仑片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顽固性失眠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苏沃雷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效评定采用总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vs.55.6%,x^2=32.541,P=0.020)。治疗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SQI量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总评分分别为(1.22±0.47)分vs.(1.81±0.59)分、(1.44±0.52)分vs.(1.90±0.50)分、(1.54±0.61)分vs.(2.01±0.72)分、(1.24±0.53)分vs.(1.72±0.65)分、(1.15±0.49)分vs.(1.55±0.62)分、(0.92±0.45)分vs.(1.71±0.58)分、(7.98±3.44)分vs.(10.26±3.38)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仅入睡时间及总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8%vs.22.2%,x^2=11.533,P=0.700)。结论苏沃雷生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而不良反应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