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郝志晔  张晶  钱伟  卢雯平 《陕西中医》2021,(2):192-195,199
目的:研究参芪排毒汤对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肿瘤抑制基因(P53)、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表达水平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选取112例宫颈癌患者进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治疗组在新辅助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芪排毒汤口服; 术前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取癌旁健康组织与病灶病理组织样本检测HPV E6和E7 mRNA表达水平并计算E6/E7比值,检测样本中P53、PRb表达水平; 随访至少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病情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分析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组织中HPV E6/E7、P53、PRb表达水平对PFS、OS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83.93%,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17.8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化疗后两组患者癌旁组织中HPV E6/E7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中HPV E6/E7表达高于治疗组(均P<0.05),两组癌旁与病理组织中P53、PR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HPV E6/E7、P53、PRb表达水平对于患者无病情进展生存时间PFS、OS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9,P<0.05); 治疗组患者PFS、OS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中联合应用参芪排毒汤,能够提高术前疗效,抑制宫颈癌组织中HPV E6/E7表达、提升P53、PRb表达水平,从而起到延长患者无病情进展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阴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Ⅳ期TNBC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三阴方,每日1剂,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临床疗效。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三阴方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标,应用GeneGards数据库对三阴性乳腺癌靶标进行检索进而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经三阴方治疗后,患者的中位PFS为(8.64±1.87)个月,客观缓解率为34.6%,疾病控制率为82.7%,卡氏评分和FACT-B评分均有改善,疗效显著。网络药理学研究共筛选出三阴方与三阴性乳腺癌重合靶标110个,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与疾病相关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三阴方是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方剂,可延长患者的PFS,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本研究预测三阴方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及甾醇类化合物,主要调节靶标是AKT1、MAPK1、RELA,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TNF、p53等信号通路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钱伟  白桦  郝志晔 《陕西中医》2020,(11):1591-1594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汤对于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血栓素、血管内皮指标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赋予随机数字后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予以自拟养心通脉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清血栓素B2(TXB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首疗程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汤能够提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栓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方用于治疗冠心病期室性前收缩治疗的临床疗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97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者,对照组45例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52例应用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方治疗,观察服药4周后中医症状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方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标,应用GeneGards数据库对冠心病期室性前收缩靶标进行检索,进而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 服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为(17.65±1.67)和(17.72±1.51),用药四周后,两组的积分为(9.43±2.41)和(4.31±1.28),观察组服药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服药4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和92.31%(48/5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筛得到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方82个活性成分及191个不同作用靶标,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2658个疾病作用靶标,方药与疾病重合靶标132个,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与疾病相关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 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是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方剂,能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本研究预测得到栀子豉汤合丹栀逍遥散化裁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及甾醇类化合物,栀子与柴胡可能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主要调节靶标是MAPK1、AKT1、RELA、MAPK8、MAPK10、JUN、MAPK14、RAF1、IL6、FOS,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MAPK、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肝癌(PHC)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使得PHC临床治疗比较棘手[1]。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20年PHC在中国常见新发癌症中排名第5位,在我国有超过41万人新患PHC,有超过39万人死于PHC[2]。目前PHC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及免疫治疗。但是由于PHC早期诊断困难,发展迅速,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或出现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