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旨在引起目前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的重视,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减轻体质量。方法对保定市随机抽取5个街道社区(居委会)1000户,每户抽取年龄在35~74岁的居民1人,共1000人。分别检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餐后12h空腹血糖(FPG);按DM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各组的患病率并对照比较。结果DM患病率以65~74岁组最高,达14.62%;BMI肥胖组DM患病率比正常体质量组高,高出11.12%。结论保定市城市居民DM的患病情况与年龄呈正比关系,提示超重和肥胖是DM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扶正抑瘤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扶正抑瘤方成分及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同TNF-α、IL-2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扶正抑瘤方的可能抑瘤机制。结果:以TNF-α、IL-2为靶点,以原配体与蛋白各自的DOCKSCORE值为阈值,分别筛出与其结合较好的成分为37个和10个。结论:"扶正抑瘤复方制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肿瘤的复方中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起到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芎-白芍单煎及共煎液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以乙腈-0.2%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分别为324 nm、233 nm,测定追踪川芎-白芍共煎液与单煎液中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的变化。结果阿魏酸回归方程为Y=51.989X-11.444(r=0.9998),在11.7~21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为0.22%;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15.201X-29.802(r=0.9999),在16.1~96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为0.97%;川芎-白芍共煎液中阿魏酸含量比川芎单煎液中平均升高24.04%,芍药苷含量比白芍单煎液中平均升高17.47%。结论川芎-白芍共煎液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高于各单煎液中含量,两者配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退变软骨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透骨消痛胶囊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4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建立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采用Ⅱ型胶原原位杂交法对第3代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10 ng.mL-1IL-1β干预第3代软骨细胞复制退变软骨细胞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组,分别在培养24、48、72 h后用TaqMan 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mRNA表达。结果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组TNF-αmRNA、IL-1β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制是有效抑制退变软骨细胞TNF-α、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透骨消痛颗粒对兔软骨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透骨细胞颗粒干预后兔软骨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含药血清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干预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2/M期细胞之和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透骨消痛颗粒含药血清能有效地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化学空间及多靶点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化学空间角度探讨海桐皮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多靶点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方法对海桐皮汤中分子组成的数据库及药物分子/类药分子数据库进行化学空间分析,对一些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结果:海桐皮汤中分子有良好的多样性,既有类药性质,也是天然产物化合物的一个特殊的子集。结论:本方法直观地揭示了复方海桐皮汤的多靶点效应,对于解释复方的协同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透骨消痛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利用生物网络的度分布、路中心、最近距离中心、特征路径长度、异质性等网络特征参数,对透骨消痛胶囊中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和药物库中药物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对照研究透骨消痛胶囊的药理学机制.结果 2个网络都属于无标度网络,存在一些"关键节点",2个网络的异质性和特征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妇科术后患者膀胱体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例妇科术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自行研制的可控性尿液引流袋控制尿液排放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分为钳夹、胶布粘贴、线绳结扎 3个小组 ,用传统方法控制尿液排放 ,观测操作时间及操作成功率。结果 :除钳夹小组外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在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可控性尿液引流袋可有效控制尿液排放 ,缩短操作时间 ,提高操作成功率 ,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分子层面比较透骨消痛胶囊中补肾柔肝药和活血祛风药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方式。方法:分别以透骨消痛胶囊中的补肾柔肝药和活血祛风药所含化合物及OA靶点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符计算、分子对接、生物网络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二者的化合物化学空间特征及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特征。结果:补肾柔肝药和活血祛风药的化学成分在化学空间中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但前者分布更广;在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中,补肾柔肝药和活血祛风药的作用网络特征分布仅存在部分相似之处,其网络中每个化合物的平均作用靶点数分别为4.3和1.9,平均每个靶点分别与2.7个和1.5个化合物相关联。结论:在治疗OA时,透骨消痛胶囊中补肾柔肝药主要是通过混杂药物的作用方式起作用,而活血祛风药主要是通过组合药物的作用方式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在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发挥抗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筛选人参中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的成分,从活性化合物专家(https://www. selleck.cn/)中检索OA疼痛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抑制剂,在Discovery studio(DS)模拟平台,分别建立人参和抑制剂分子数据集;在定量构效关系(DS QSAR)模块下,计算和分析两分子数据集的化学空间,两数据集中的化合物在空间上距离越近,代表具有相似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以IL-1β、IL-6、TNF-α为OA抗炎镇痛的治疗靶点,从蛋白质数据库(RCSB PDB)中下载其与配体的复合物结构,代码分别为6Y8M、1ALU和2AZ5,在DS LigandFit中,研究人参分子数据集中化合物与抗炎镇痛靶点IL-1β、IL-6、TNF-α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筛选出比蛋白与各自原配体作用的DOCK-SCORE高的化合物,视为人参抗炎镇痛的活性成分。结果 人参分子数据集含有化学成分22个,抑制剂分子数据集含有化学成分26个;在三维的化学空间中,人参和抑制剂分子数据集中化合物均聚集在后背部,且距离较近,具有相似的化学空间,意味着可能具有相似的作用;以IL-1β、IL-6和TNF-α与各自原配体的DOCK-SCORE为阈值,从人参中发现抗炎镇痛的潜在活性化合物有11个,分别为脱氧三尖杉酯碱(Deoxyharringtonine)、石竹胺(Dianthramine)、苏齐内酯(Suchilactone)、花生四烯酸(Arachidonate)、山柰酚(Kaempferol)、人参皂苷Rg5(Ginsenoside Rg5)、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五味子酯乙(Gomisin B)、苯代南蛇碱(Celabenzine)、菊黄质(Chrysanthemaxanthin)和5-苯甲酰基-4-乙酰基锥序南蛇藤呋喃四醇(Malkangunin)。结论 综合分析人参的化学空间及其存在抗炎镇痛的活性成分,认为人参在治疗OA方面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健脾法在OA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