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光棒在快速诱导经鼻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诱导麻醉下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临床效果。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光棒(LW)组和纤维支气管镜(BF)组,比较两组插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和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结果在规定的3min内,LW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BF组(96.7%vs.70.0%,P<0.05);LW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F组[(38.9±16.2)svs.(133.0±37.9)s,P<0.01]。LW组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高于BF组(96.6%vs.66.7%,P<0.05)。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是口腔颌面部手术全麻快速诱导建立气道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C臂机介入颈椎前径路手术神经联合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C型臂介入颈椎前径路手术时的颈部神经阻滞术,降低技术操作难度,提高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两组病人各9例,A组按颈神经阻滞常规操作;B组采用C型臂放射介入进行C4椎体和横突与要手术的颈椎体或椎间隙定位,并引导进行穿刺局部注射麻醉药。结果B组亚甲蓝染色阳性率与麻醉效果优良率均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型臂介入颈部神经阻滞术,解决了颈部转动受限和颈部制动病人带来的定位与操作困难,有利于提高麻醉效果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断裂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本组12例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用药力月西(0.1~0.3)mg/kg,芬太尼(0.003~0.005 )mg/kg,卡肌宁(0.3~0.6)mg/kg,异丙酚(1.0~1.5)mg/kg.结果:麻醉期间均未出现呕吐及误吸情况,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支气管断裂手术麻醉首选复合全身麻醉,要求诱导迅速,插管迅速到位.  相似文献   
4.
半坐位与平卧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以上[1],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有些患者因平卧时疼痛剧烈,给臂丛神经阻滞穿刺带来一定困难,为减轻患者疼痛,作者采用半坐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用于辅助光棒在困难气道插管中的效果。方法 40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L组)和光棒结合PETCO2监测引导组(L+C组),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间、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及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L+C组患者插管时间比L组短(P<0.05),L+C组患者插管成功率高于L组(P<0.05),L组患者插管时和插管后1 min、3 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L+C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光棒结合PETCO2监测可提高困难气道插管的成功率,使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光棒或光索(light wand,LW)气管内插管术是国内近年引进应用的新麻醉技术,该器材成本较低,技术易掌握,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除常规用于全麻气管内插管外[1],也可以用于困难气道与高风险气道处理.近期我们采用光棒引导术进行双腔支气管置管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光棒用于困难气道伴口腔活动性出血的气管插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光棒和McCoy可调喉镜用于困难气道伴口腔活动性出血的气管插管效果.方法 经一名麻醉主治医生使用普通喉镜两次插管失败的口腔活动性出血外伤手术患者3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光棒(LW)组和McCoy可调喉镜(MC)组(n=15).记录两组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结果 LW组一次和总插管成功率均高于MC组(14/15比6/15,P=0.005;15/15比9/15,P=0.017).LW组插管时间短于MC组[24(23,34)s比48(31,119)s,P=0.011].MC组中有6例患者插管失败改用光棒插管成功.结论 光棒是困难气道伴口腔活动性出血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患者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位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光棒引导插管(LW)组,另选非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组,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成功率与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结果 LW组在3 min内插管成功率高于BF组(96.7%vs.73.3%)(P<0.05),LW组插管时间短于BF组[(24.8±17.0)s vs.(148.6±64.2)s](P<0.01);LW组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高于BF组(89.7%vs.45.5%)(P<0.01).结论 光棒引导气管内插管是高位颈椎伤患者采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连续硬脊膜外阻滞(连硬)用一点穿刺法插单腔导管或单腔双孔导管,脊神经阻滞范围不易调节,用双导管法虽能有所改善,但有两点穿刺创伤。作一点穿刺插入新设计的双腔导管,理论上当然可以替代或减少双点穿刺。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双腔导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