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六年来我院住院治疗20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CICM)和29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DCM)作对比分析,并对CICM的诊断与临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和结果 CICM,共计20例。同期间按1980年WHO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和分型。共收治PCM29例,将两组临床资料做x~2处理。  相似文献   
2.
郑万斌 《工企医刊》2014,27(6):1173-1175
医患关系中,医生与患者应享有各自的权利和各自应履行的义务。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往往要接触患者的隐私。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十分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医院、医生如何做到医生与患者的权利、义务辩证统一。医院应当在硬件设施上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及时与病人沟通,并且自觉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的泵血功能障碍主要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创伤性的介入性检查方法(如漂浮导管检查等),其检查结果准确可靠,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易被患者接受,且受条件、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患者无任何痛苦,不需搬动病人且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易于推广。3年来我们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共监测了急性心肌梗塞1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连续心电向量图与室性早搏定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应用连心电向量图观察室性早搏的病人及健康对照组各50例,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室性早搏的心电向量图QRS向量的方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著;起源于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其心电向量图形豚方位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室性早搏(以下简称室早)的起源点的定位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多为心电图描记方法。而采用连续心电向量图Frank导联系统对室早的定位尚少有报道[11。我们应用连续心电向量图机,连续记录病人左、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早的心电向量图形及有关重要参数,探讨不同部位起源室早的心脏电活动规律,为临床研究室早的发生机理,药物治疗效果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健康成人50例为对照组,均为经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或心动超声检查正常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59岁,平…  相似文献   
6.
珍宝丸与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珍宝丸与扎冲十三味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珍宝丸13—15粒,每日早晨、中午各1次,扎冲十三味丸5—9粒,每晚1次,连服14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缓解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3.4%,并能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T改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珍宝丸与扎冲十三味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纯(民族)中药,是一种新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尤其能用于久治不愈者及合并脑梗死和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及死亡率预测,进而采取干预性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第一组(43例,溶栓前应用LMWH 尿激酶组):入院后立即腹壁皮下注射LMWH5000IU,抗凝后平均(40±20)min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第二组(45例,尿激酶 溶栓后2h应用LMWH组):入院后(40±20)min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溶栓后2h应用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第三组(42例,常规尿激酶溶栓组),常规溶栓后6h应用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冠状动脉再通标准为同时具备1996年7月太原会议参考方案中间接指征的2项或2项以上。结果:第一组43例中37例再通(再通率83.7%)。第二组45例中再通35例(77.78%)。第三组42例中再通24例(57.14%)。第一组和第二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第二组与第三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心电图(ECG)上有无Q波将急性心肌梗塞(AMI)分为Q波型(QWMI)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NQWMI)。两者在临床及预后上是有差别的。本文观察了近几年住院治疗NQWMI患者30例,并与同期QWMI60例患者对比,以探讨NQW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