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邹泽  ;刘恩强  ;岳建农 《中国药房》2014,(32):3027-3029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MVP)方案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组(HTP组),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静脉化疗组(MVP组),HTP联合MVP组(联合组)和5-氟尿嘧啶静脉化疗组(对照组)。HTP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5 mg/kg+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装入雾化器中雾化吸入0.5 h,bid,d1-3/周,治疗12周;MVP组患者给予丝裂霉素8 mg/m2,d1、d8静脉滴注,qd+长春地辛2.5 mg/m2,d1、d8静脉滴注,qd+顺铂30 mg/m2,d1-3静脉滴注,qd,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联合组患者给予HTP组+MVP组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雾化吸入+5-氟尿嘧啶5 mg/kg,静脉滴注,bid,d1-3/周,治疗12周。所有患者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及随访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MVP组>HTP组>对照组,联合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MVP组>HTP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毒性反应总发生例次<联合组MVP组>HTP组>对照组,联合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MVP组>HTP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毒性反应总发生例次<联合组Ⅳ期NSCLC较单用MVP或HTP方案疗效和安全性更好,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李飞  廖玉芳  岳建农  邹泽 《安徽医药》2017,21(8):1522-152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对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意义.方法 在该院临床药学室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该院平均每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提升了23例,增长率为143.75%;圈员品管手法、自信心、团队凝聚力及沟通协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推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促进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SCLC的一线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NSCLC一线化疗方案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两药联用,根据患者基因型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可提高其有效率。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血管生成和多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c-Met基因、环氧化酶-2、核转录因子-κB和生存素等肺癌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发现将进一步扩大靶向治疗的获益人群及提高NSCLC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心可舒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修改原标准的丹参的鉴别法、增加了三七的鉴别法.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丹参及三七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可行.结论:结果表明该修订方法对药品质量具可控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下定额支付方式与非定额支付方式应用于临床用药的成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2年1-9月我院临床路径模式下定额支付管理(定额组)的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病例298例、计划性剖宫产病例113例及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病例83例;抽取2014年1-6月我院临床路径模式下非定额支付管理(非定额组)的自然阴道分娩病例404例、计划性剖宫产病例126例及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病例155例。收集定额组及非定额组3个病种的临床用药情况,运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定额组的3个病种在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方面均低于非定额组(P<0.05或P<0.01);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定额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非定额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模式下定额支付方式在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及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6.
谢欠  邹泽  李娜 《中国药业》2021,(6):92-93
目的提高塞来昔布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1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后导致多形性红斑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塞来昔布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监护、干预要点。结果及时发现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并给予正确的干预,患者恢复良好,皮肤瘙痒明显好转,面部、躯干及四肢红斑、丘疹基本消退,皮温正常,无新发皮疹。结论塞来昔布致多形性红斑并肝损害的病例报道罕见,尤其是肝损害相关临床症状不明显,值得临床关注。医师开具此药时要警惕其可能致命的药疹风险和肝毒性风险,且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的皮肤和肝功能情况,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益康唑软膏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泽  罗冰 《重庆医学》2002,31(8):660-660,667
益康唑为抗真菌药物 ,广泛用于各种真菌疾患的治疗 ,其制剂一般为注射剂、软膏和栓剂。关于益康唑的测定 ,文献报道较少 ,常见的有非水碱量法和GC法 ,前者常用于原料药分析 ,后者多用于制剂分析 ,但GC法处理样品费时 ,尤其药物碱性强 ,极性大 ,峰形有拖尾。近来又有文献报道采用HPLC法 ,虽方法准确、专属 ,但也同样存在着由于药物极性较大 ,易强吸附造成峰形拖尾。为了寻找测定益康唑的简单、快速方法 ,我们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只需将大部分的基质滤除 ,就可直接用于测定益康唑软膏中益康唑的含量。1 实验方法1 1 标准溶液的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家兔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的眼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方法:27只家兔单剂量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24mg/kg)后0.125、0.5、1.0、2.0、3.0、4.0、6.0、8.0、12.0h处死并取眼球各组织制备成匀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后房水、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和晶体组织中药物cmax分别为(4.93±0.83)μg/ml,(6.12±0.71)、(6.02±0.55)、(1.98±0.28)、(1.38±0.12)μg/g;tmax分别为(0.50±0.00)、(0.83±0.26)、(0.71±0.71)、(0.52±0.28)、(0.67±0.26)h;t1/2β分别为(2.53±0.65)、(3.20±0.32)、(3.34±0.46)、(2.74±0.78),(2.49±0.45)h;AUC0-12h分别为(11.46±1.42)μg·h/ml,(28.01±1.59)、(26.01±2.34)、(8.16±0.85)、(5.23±0.89)μg·h/g。除房水为二室模型外,其余均呈一室模型分布。结论:家兔单剂量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在眼内各组织中分布浓度较高,达峰时间较快,但保留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LV)的变化趋势及与肝功能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本院接受MSCT扫描肝硬化患者45例,测量、分析LV数值范围的差异;收集MSCT检查前1周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验结果.设定P值,检验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肝硬化A、B、C级LV数值分别为(985.87±147.29)cm3、(818.77±138.49)cm3、(677.01±118.58)cm3,各级之间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中LV与肝功能指标均没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5),B级中LV与ALB呈正相关(r=0.548,P<0.05),与ALT、AST、TBIL(P>0.05)及PT(r=-0.508,P<0.05)呈负相关,与ALB、PT的相关系数r具有统计学意义;C级中与各项指标均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与ALB呈正相关(r=0.545,P<0.05),与ALT(r=-0.711,P<0.05)、AST(r=-0.537,P<0.05)、TBIL(r=-0.878,P<0.05)及PT(r=-0.597,P<0.05)呈负相关.结论 肝硬化时LV数值与临床常规肝功能检查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MSCT测量方法能定量评价LV变化,评价病肝储备功能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过伸过屈位MRI在症状型腰椎间盘突出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后路改良小切口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症状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MRI平扫未发现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腰腿痛患者12例,均行过伸过屈位腰椎MRI扫描,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征象,并依据过伸过屈位腰椎MRI检查结果制订手术方案。12例于全身麻醉下行后路改良小切口TLIF术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1、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结果 12例手术时间(76.00±16.37)min,术中出血量(46±15)mL,术后住院时间(7±2)d;1例麻醉清醒后12 h无症状侧直腿抬高试验约30°阳性,行三维CT检查示1枚螺钉螺纹切割内侧皮质边缘,急诊局部麻醉下取出健侧钉棒,直腿抬高试验即刻转阴;术后2周及1、3个月,VAS[(2.00±0.58)、(0.71±0.50)、(0.75±0.60)分]、ODI评分[(12.08±0.76)、(5.06±0.58)、(5.08±0.64)分]较术前[(7.00±0.71)、(44.83±1.82)分]降低,JOA评分[(23.17±3.31)、(25.67±0.94)、(25.67±0.94)分]较术前[(12.67±1.49)分]增高,直腿抬高试验角度[(67.08±12.65)°、(70.42±5.94)°、(70.50±6.00)°]较术前[(20.33±7.31)°]增大(P0.05);随访8~50(29±2)个月,均未出现腰椎失稳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过伸过屈位腰椎MRI在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为手术方案制订提供依据;后路改良小切口TLIF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症状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