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肠畸胎瘤一例邹文书患者女,50岁,因反复血便10余年加重2月余拟诊“直肠癌”入院。起病初期,每天一次粘液血便,以后反复发作性血便,对症治疗能缓解。近2月来每天五、六次血便,有时排暗红色血块,伴里急后重。病程中曾有2次从肛门排出粗硬毛发,不能拔出,需...  相似文献   
2.
3.
老年人便秘256例肠镜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便秘的病因及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和安全性。方法 对256例因便秘住院的老年患者入院后服西沙必利,术前3d半流饮食,每晚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术前晚服蓖麻油饮水清洁肠道;用Olympus系列肠镜检查,肠道清洁以不影响视野观察为满意,进镜达加盲部或检出病变为成功。结果 肠道清洁满意254例(99.2%),肠镜检查成功252例(98.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检出结肠癌21例(8.4%),息肉56例(21.8%),炎症48例(18.7%),溃疡5例(1.9%),结核3例(1.2%),黏膜未见病变111例(43.4%)。结论 老年人便秘的病因以黏膜未见病变为主,其次是息肉、炎症和结肠癌等,服用西沙必利有助于肠道准备,肠镜检查对老年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水平的提高 ,其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但仍为基层医院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现将我院1990~ 1999年收治的胆道蛔虫病 5 6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5 6例拟诊为胆道蛔虫病的住院病人 ,男 18例 ,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因为自主神经病变而致胃排空延迟或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协调异常,出现腹胀,腹痛,早饱,暖气,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笔者用西沙必利治疗该症6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38例,女30例,年龄20~72岁,平均48岁。糖尿病1型28例,11型功例;糖尿病病史3个月一42年,均伴有消化道症状,其中腹胀68例(100%),腹痛砍树(po.l%),暖气62例(gi.2%),早饱48例(刀.6%),便秘20冽(op.4%),45例伴有其他并发症:依次为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4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45例,就其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1临床资料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38岁。出血时间:2天~22年,所有病人均以消化道出血就诊。出血方式从大便隐血,黑便,到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50例,分为PEG组与鼻胃管组,每组各25例。给予相同的管饲营养液。于治疗前1d、治疗后15d、治疗后30d分别测量体重指数、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反流性食管炎、血清钾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鼻胃管组(P〈0.05)。治疗后30d,PEG组除血清白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均优于鼻胃管组(P〈 0.05)。结论PEG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洛赛克治疗难治性溃疡58例的近期疗效.其中男性44例,女性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48例,胃溃疡(GU)7例,复发性溃疡2例,吻合口溃疡1例,伴上消化道大出血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球腔变形狭窄梗阻1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52例.清晨口服洛赛克40mg,8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率93.1%,好转率6.9%,总有效率100%.3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全部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纵行切口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 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48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上消化道SMT患者。根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口的不同分为2组:传统组(23例)为环形切口,改良组(25例)为纵行切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改良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vs.91.3%,χ2=0.451,P=0.502),但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3.8分钟vs.71.5分钟,t=2.371,P=0.022)和术中出血量(15.7 ml vs.35.6 ml,t=8.163,P<0.001)均明显小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无术中大出血,但均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消化道穿孔,此外在传统组中观察到有1例患者存在延迟性出血。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上消化道SMTs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于本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100例和山莨菪碱组98例。间苯三酚组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mg,山莨菪碱组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观察两组插镜至回盲部的成功率、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到达回盲部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达盲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问苯三酚组插镜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10.4±5.O)min,短于山莨菪碱组的(15.7±7.O)min(P〈O.05);两组疼痛耐受率和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发生眩晕、低血压和心悸,但间苯三酚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山莨菪碱组(P〈O.01)。结论结肠镜检查中应用间苯三酚可以显著提高插镜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和减少达盲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老年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