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总结了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变化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TNM)分期, 将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35例,分析其处于Ⅰ、Ⅱ、Ⅲ、Ⅳ期的免疫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唯尔本加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5年2月~1997年6月,收治32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唯尔本加顺铂的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0~73岁,平均52.5岁,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左肺10例,右肺22例。腺癌14例,小细胞癌8例,鳞癌6例,无分类4例。中等量积液8例,大量积液24例。血性20例,黄色12例。曾用EP(足叶乙甙、顺铂)方案全身化疗2疗程4例,1疗程8例,其余均国全身状况差未行化疗。1.2治疗方法:患者尽量抽胸液后,将唯尔本药液注入胸腔,首次剂量5~10mg,如无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为中药联合放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36例鼻咽癌患者(Ⅰ~Ⅱ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后治疗组原发病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标准吸收值降低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局部黏膜反应明显减轻。对照组患者口咽部感染率高。治疗组全组完成放疗,抗感染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效应细胞比例增多。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期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放疗反应率,减轻放疗副作用,增强免疫细胞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内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在G0/G1、G2/M和S期与细胞凋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能降低非小细胞肺癌S期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P方案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和序贯疗法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序贯放化疗组(A组)和同步放化疗组(B组),两组均接受相同剂量及相同周期的放疗和化疗。并记录其疗效、生存质量、毒副作用和生存率。结果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2767),但生存曲线有统计学意义(P=0.0364)。A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13),A,B两组的中住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6个月,30个月及31.05%,44.45%。结论同步时放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其生存质量评分和生存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谢强  黄作平  邹冰心  赵荡  刘兴京  王更生 《肿瘤》2008,28(6):541-542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关系,尤其与CD8^+T细胞关系密切,具有肿瘤杀伤效应的CD8^+T细胞增多则机体的免疫力强。本研究对50例早期鼻咽非角化性癌患者采用放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进行治疗,随后检测患者体内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穿孔素和颗粒酶水平,并与单纯进行放疗的患者相比较,发现CIK细胞能明显提高鼻咽非角化性癌患者中CD8^+T细胞,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穿孔素和颗粒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8 T细胞分泌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将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随机各抽取35例,对其CD8 T细胞及其分泌的Th1类细胞因子Interferon-γ(IFN-γ)、Interleukin-2(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Ⅰ、Ⅱ、Ⅲ、Ⅳ期肺癌中CD8 T细胞表达IFN-γ占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1.71±11.41)%、(59.83±11.32)%、(46.28±9.54)%、(35.16±7.51)%和(28.57±5.82)%;IL-2百分比分别为(63.22±12.01)%、(65.28±12.52)%、(54.27±9.78)%、(46.81±7.86)%和(35.24±6.84)%;IL-4百分比分别为(30.59±4.84)%、(31.52±4.97)%、(42.28±6.38)%、(53.37±8.61)%和(67.58±10.88)%;与Ⅰ、Ⅱ期肺癌相比,Ⅲ、Ⅳ期肺癌CD8 T细胞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占CD8 T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占CD8 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肺癌的分期与CD8 T细胞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占CD8 T细胞的百分比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S=-0.5124;rS=-0.4862;rS=-0.4327。而与CD8 T细胞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占CD8 T细胞的百分比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S=0.5056。结论晚期肺癌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功能失平衡,Th1类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52锎中子腔内后装结合盆腔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本院本科室收治的62例原发性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治性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结合盆腔外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后肿瘤变化和生存率。结果:62例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5年局部控制率为85.5%,5年生存率为77.5%,晚期放射性直肠炎1.6%。结论:252锎中子腔内后装结合盆腔外照射放疗治疗子宫颈癌具有局部控制率高,生存长和并发症率低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藏小型猪全身辐射后淋巴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损伤效应。方法将48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成6组,分别接受0、2、5、8、11和14 Gy的全身辐射,辐射后接受6、24和72 h 3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同时接受组织学和凋亡分析。结果组织学观察证实淋巴结淋巴细胞计数随剂量增加及观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电镜观察发现11 Gy以下辐射见明显的凋亡细胞而14 Gy辐射见典型的组织坏死。凋亡分析显示2~11Gy凋亡率呈明显剂量-时间效应,于11 Gy照射后24 h达峰值(38.71±1.64)%。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随辐射剂量增加及观察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于14 Gy辐射后72 h达最低值(0.06±0.01)×109.L-1。结论 11 Gy辐射以下及辐射后24 h以内淋巴结淋巴细胞损伤呈剂量-时间效应,同时,11 Gy以下淋巴细胞以凋亡为主,而14 Gy辐射主要诱导淋巴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0.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灌注药物 :HCPT 10mg ,DDP(顺铂 ) 5 0~ 80mg ,栓塞药物 :ADM (阿霉素 ) 5 0~ 6 0mg ,MMC(丝裂霉素 ) 10mg与 10 %超液化碘油 10~2 0ml,混匀 ,1次注入。辅以HCPT 10mg加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5~ 10d。 结果 完全缓解 1例 ,部分缓解 2 6例 ,有效率 6 0 %。半年生存 4 1例 ,1年生存 30例 ,2年生存 16例 ,3年以上生存 10例。有轻中度的毒副作用。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