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6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222-1223
近年来,我科共收治颌面间隙感染患者164人,总结出几点临床经验供同道参考指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性98人,女性66人,年龄最小5岁,最大66岁,平均41.5岁。 1.2表现牙源性感染132人,占80.8%,其中冠周炎101人,根尖周炎31人,急性牙髓炎2人;腺源性者21人,其中化脓性淋巴结炎16人,颌下腺4人;唇痈14人。单个间隙感染68人(41.5%),  相似文献   
2.
许婷婷  邢星  管西寅 《肿瘤学杂志》2020,26(10):849-855
摘 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中EB病毒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87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初治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行EB病毒编码小RNA(EBV-encoded RNAs,EBER)和PD-L1表达的检测,并将EB病毒状态和PD-L1表达水平与患者近期疗效及长期预后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率(response rates,RR)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87例鼻咽癌原发病灶病理组织切片中,8例(9.2%)EBER表达阴性,79例(90.8%)阳性;1例(1.1%)PD-L1表达阴性,50例(57.5%)低表达,36例(41.4%)高表达。EBER阳性患者中,PD-L1高表达者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PD-L1高表达与患者较好的预后呈正相关。亚组分析显示在EBER阳性组中,PD-L1高表达与阴性/低表达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91.8% vs 78.5%,P=0.039,HR=0.382,95%CI:0.142~1.027) 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82.5% vs 68.0%,P=0.036,HR=0.363,95%CI:0.135~0.974)差异显著,而在EBER阴性组中,PD-L1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L1高表达与EBV相关鼻咽癌的局部复发和疾病进展相关,深入探讨鼻咽癌的免疫微环境将有助于筛选出免疫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开设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规范护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门诊护士主要对患者进行院前登记、院前评估、院前健康教育(服药、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结果 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实施院前护理门诊1年期间,共有1 120例患者接受院前管理,延迟手术者238例(21.25%),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7.96±2.89)d降至(7.13±1.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患者院前护理门诊的建立,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改善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体验,拓展骨科专科护士护理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IMRT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IMRT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2010年间869例病理诊断明确、无远处转移、接受全程IMRT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84.8%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化疗。鼻咽原发灶放疗66~70.4 Gy分30~32次,颈部阳性淋巴结66 Gy分30~32次。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年OS率为84.0%,5年LRFS、RRFS 、DMFS、DFS率分别为89.7%、94.5%、85.6%、76.3%。对局部晚期患者同期化疗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83.6%比75.7%,P=0.050)和改善OS趋势(82.6%比77.0%,P=0.082)。诱导化疗有提高OS趋势(80.7%比71.4%,P=0.057),其中含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的诱导化疗有提高OS趋势(83.3%比72.2%,P=0.058)。初始放疗后接受推量者DFS率更低(52.2%比71.1%,P=0.004)。同期化疗增加远期口干、张口困难,高剂量顺铂增加口干和听力损伤。结论 IMRT治疗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同期化疗联合IMRT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其价值需进一步研究。放疗后残留接受推量似乎与不良预后有关。化疗增加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邢星 《妇幼护理》2024,4(7):1595-1597
目的 探讨对小儿腹泻患者给予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阶 段的 75 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8) 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的。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腹泻消失时间、高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 护理依从性、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性贫血)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心理智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以及 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腹泻消失时间、高热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和 护理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性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护理前,研究组小儿腹泻患者心理智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参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 小儿腹泻患者心理智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 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琦  孙勇  邢星等 《中国癌症杂志》2014,24(12):956-960
肿瘤放疗的同时常常不同程度地引起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其表现为炎性反应、纤维化形成、组织坏死等病理改变。组织乏氧是正常组织受照后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研究发现,组织乏氧后会引起多种与放射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如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改变。另外,通过HIF-1α信号传导通路、氧化应激反应、巨噬细胞活化增殖、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改变等多种途径影响放射损伤的发生发展。现就受照射后乏氧微环境的形成及其对正常组织损伤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全椎间盘或髓核假体是否符合人的椎间盘的解剖特点、生物力学是目前关注的焦点。 目的:综述目前存在的人工椎间盘及髓核假体的类型及其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1989/2011,检索词分别为“椎间盘、髓核、人工假体、生物力学”和“intervertebral diac,nucleus pulposus,artificial prosthesis,biomechanic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与人工椎间盘及髓核假体的材料类型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72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6篇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目前应用于人工椎间盘的材料有钴铬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陶瓷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应用不同材料制备的人工椎间盘假体校多,其中Bryan假体在临床中最常用,体外实验、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置换成功率高。目前存在的人工髓核假体有预制型和原位聚合型,由于其手术损伤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仍很难达到人体髓核的生物力学功能。发掘新型材料和设计个性化假体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战颖  邢星  郑群怡 《护理研究》2012,26(13):1159-1161
对冷疗法的疗效及冷疗作用方式、温度对冷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认为冷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国内外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在冷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作用温度及理论依据、冷疗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冷疗停止指标等问题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肌微循环水平的缺血,导致心室复极异常,出现复极时程及复极不均一性的增加,复极储备的降低,进而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QT间期、QT离散度等心电学复极参数的改变可评价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对心室复极的损害。现就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对心室复极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素基因A10631G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LAA脑梗死患者1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5例及人群对照组112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PCR-RFLP)分析肾素基因A10631G多态性与LAA脑梗死,及其与EH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CI的关系。结果 LAA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构成比、总胆固醇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构成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A型,AG型,GG型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A及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55)。EH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10631G基因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 REN基因A10631G位点多态性与EH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与LAA脑梗死的发生相关,但是回归分析并未证实该位点多态性是LAA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