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正右侧侵犯为主的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多需要联合右半肝切除,可能会导致术后肝衰竭。近年来,计划性肝切除的策略备受关注,采用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的介入技术能诱导未来残余肝(future liver remnant,FLR)术前增生、降低肝衰风险~([1-3])。使用三丙烯酸酯明胶微球(tris-acryl gelatin microspheres,TAGM)作为末梢栓塞剂,联合近侧弹簧圈的PVE在国内鲜有报道。笔者单位1例尝试采用此技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勇  邓高旺  占敏 《江西医药》2009,44(3):197-199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47例,随机为2组.对照组(n=21)只行根治性手术不植入药物,治疗组(n=26)关腹前在肿瘤创面、淋巴转移的周围区域,分多点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比较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住院天数等指标;术后随访2年,观察2组肿瘤局部复发率、病死率.结果 2组血常规、伤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2年局部复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预防直肠癌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08月在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传统高位结扎加抽剥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至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可靠,具有操作方便、切口美观的优点,显著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了临床治疗费用,其手术方式可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高旺  李勇  占敏  吴安涛  李煜 《江西医药》2009,44(7):653-657
目的建立稳定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研究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支持作用,探讨原肝再生与移植肝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近交SD大鼠将其分为:A组(n=40)、切除脾脏和左侧肾脏.将小体积移植肝(30%)植入该受体脾窝;B组(n=20)为对照组.切除85%肝脏+脾脏+左侧肾脏。观察两组术后存活率、血生化变化、两肝重量及病理变化。结果A组术后1d、3d、7d、14d存活率明显高于同期B组(P〈0.05):A组术后肝功能指标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术后14d基本接近正常,且大大低于同期B组水平,与同期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原肝随时间进行性增生,移植肝在早期无明显改变,14d左右开始萎缩。结论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方法科学、合理、可行;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衰有明显的支持作用;原肝术后呈进行性增生改变.移植肝在早期无明显变化,随着大鼠原肝再生、肝功能逐步恢复移植肝开始出现萎缩性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