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9岁。体检发现腹部软组织肿物入院。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CA50)7.73U/ml,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11.17U/ml,甲胎蛋白(AFP)3.99 ng/ml,癌胚抗原(CEA)3.45 n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选择在螺旋CT监视下行PKP手术治疗29例33个椎体,术中采用上海凯利泰生产的KMC椎体成形工具包。术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变化以及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随访2-16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29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2min,骨水泥外溢椎体前缘少许2例共2个椎体,无骨水泥外溢至椎管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VAS由手术前平均(7.63±0.60)分降至术后(2.57±0.28)分,(P〈0.01);ODI由术前平均(62.2±2.18)分降至术后(27.83±1.32)分,(P〈0.01);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大部分解除,次日可下床行走,功能改善显著。术后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CT片见成形术后的椎体被骨水泥填充、固化满意。结论在CT引导下完成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操作中能够控制穿刺针的位置准确到位和骨水泥流入的方向及骨水泥的用量,临床证明该方法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高级别胶质瘤及脑转移瘤代谢产物的氢质子波谱变化规律.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18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2例脑转移瘤患者行磁共振头颅平扫、增强和二维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采用分析软件包Func-Tool在代谢与解剖叠加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ROI),取4个个体素,移动像素至肿瘤实体区、肿瘤周边区及对侧正常区.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瘤体区与瘤周区Cho/Cr比值升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NAA/C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体素二维氢质子波谱对于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及脑转移瘤以及了解肿瘤浸润的范围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钙化的发生率、机制和CT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3例肺癌患者的X线片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灶钙化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7例肺癌病灶内有钙化灶,占4.96%,其中以点状及小结节状钙化为主。结论肺内实质性肿块中的钙化可能是肺癌的征像之一,薄层CT扫描比常规X线摄影能发现更多的瘤内钙化,能够为肺癌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各种原因引起的肘关节损伤居全身各部位骨折发生率的第3位。儿童肘关节是常见的容易损伤部位,正确的诊断、及时的复位治疗,可以减少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检查的532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颈椎钩突前缘穿刺椎间盘靶点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12例证实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行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治疗方式为经皮从颈椎钩突前侧进针,穿刺深度达到椎间盘中心部位注入3~7ml臭氧,浓度为60%~70%ug/ml;然后退针至钩突前侧椎间盘边缘注入8~10ml臭氧,浓度为30%~40%ug/ml。结果:对11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并按照疗效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效果优48例(48/112,占42.9%),效果良57例(57/112,占50.9%),效果差7例(7/112,占6.2%),优良率93.8%。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颈椎钩突穿刺椎间盘注射臭氧消融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急慢性腱鞘炎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2例(18根肌腱腱鞘)不同部位的腱鞘炎分为急性(7例)和慢性(5例)、单发(9例)和多发(3例)。均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配合2%利多卡因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鞘管内注射。结果:平均随访1个月,1次治愈率95%,有效率100%,无效率0%。2次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药物准确率和有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封闭治疗,疗效肯定,作用持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各种原因引起的肘关节损伤居全身各部位骨折发生率的第3位.儿童肘关节是常见的容易损伤部位,正确的诊断、及时的复位治疗,可以减少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检查的5 325例1~12岁创伤患者肘关节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其中双侧肘关节检查的110例,复查2~5次的546例,旨在分析漏诊及误诊原因,以提高X线检查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椎弓根单球囊跨中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资料与方法 37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累及椎体47个。在CT引导下,经一侧椎弓根单球囊置入椎体中线区,使单球囊在椎体内跨中线扩张,骨水泥在椎体内跨中线分布,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37例(47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术前受累椎体前缘高度(12.05±3.73)mm,术后恢复至(16.49±4.8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凸畸形由术前(23.4±5.4)°,矫正至术后(12.3±4.7)°,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单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路径设计合理,穿刺成功率高,避免多次重复穿刺,所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有效地解除了由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代自伦  魏英  邓治强 《重庆医学》2013,42(10):1097-1099
目的通过"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OS)患病率,并探讨对比增强磁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和CT血管成像(CTA)对VOS的患病率的评估价值。方法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对本研究收集的339例患者通过DSA进行椎动脉评估,并计算VOS的患病率,类似的方法分别对254例患者通过CE MRA进行研究,259例患者通过CTA进行研究,然后对患病率与年龄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通过DSA评估的VOS发病率为5.8%,且与患者年龄相关,40岁以下患者未见VOS,12.5%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通过CE MRA评估的VOS的发病率为21%,CTA评估的VOS的发病率为1.1%,CE MRA和CTA评估的患病率与年龄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的研究,CE MRA显著高估VOS的程度和患病率,CTA显著低估了VOS的程度和患病率,DSA是评估椎动脉起始部患病率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