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肾在五行属水。中医理论认为,肾为五脏之大主,为先天之本,全身元气和阴阳之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密切相关,主要功能是"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脏在解剖上有相同点,但又不同于现代解剖学肾脏的概念。中医的肾,既包括现代解剖学中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所属经络,也包含了这些系统本身的生理功能等多方面内容~([1])。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60%~70%。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关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的实验及临床报道很多,内容涉及到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就此问题做一综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动态变化的特点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探索CV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SAH患者67例,分别于发病后24 h、7 d、14 d和28 d测定脑脊液LPA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LPA含量与CVS在时程上的相关性.结果:67例SAH患者中共有29例(43.3%)发生CVS,平均发生时间为6.6 d.发病24 h时,SAH患者脑脊液LP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发病7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发病14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发病7 d时(P<0.01);发病28 d时降至基线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发病24 h时,CVS组脑脊液LPA含量与无CVS组无显著差异,发病7 d时显著高于无CVs组(P<0.001),发病14 d时仍显著高于无CVS组(P<0.01);发病28 d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SAH患者脑脊液LPA水平在发病后7~14 d显著升高,并且在时程上与CVS发生显著关联.检测脑脊液12A含量对预测CVS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卒中康复治疗的远期预后与很多丙素有关,如年龄、性别、种族、病变部位及侧别、病变性质和各种并发症等.了解这些相关因素不但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而且还可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系统科学研究范畴的还原论、耗散结构理论、阱同论及控制论,对医学研究具有指导和肩迪作用,历来备受医学界人士的推崇。从上述理论角度思考脑卒中康复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卒中康复的本质,并指导其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期进展性:和无进展性穿支动脉区梗死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穿支动脉区梗死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学模式与进展性运动缺损(P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磁共振及头颈部CT或MR血管造影成像证实的新发穿支动脉区梗死(脑桥或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患者75例,根据卒中发生后5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情况,分为PMD组30例,NPMD组45例。采用t或,检验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表现、梗死灶影像学模式、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病变情况。结果PMD组中病灶呈滴水征的比例[20/30(66.7%)]高于NPMD组[10/45(22.2%),X2=14.8,P〈0.01]。PMD组患者平均人院时NIHSS评分(4.60±1.40)高于NPMD(3.75±1.20,t=2.81,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支动脉区梗死DWI影像学滴水征与PMD呈正相关(OR3.0,95%CI1.25—7.17,P〈0.05)。结论DWI影像学滴水征是穿支动脉区梗死影像学模式特征之一,影像学滴水征或可作为进展性卒中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徐婷嬿(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200025)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重要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血压界讨论的命题。从最初认为舒张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是一种病理状态,舒张压可能是心血管病风险的重要预测因子,到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收缩压为主的观念占了上风,人们从关注舒张压转到了强调收缩压。2001年发表的一篇非常著名的Framingham人群20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岁.因“停经30余天,头晕、恶心、呕吐3d,加重2d”于2012年8月5日入院.患者停经30余天,人院前3d不明原因出现头晕,持续性,与体位变化无关,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咖啡样物,无头痛,经卧床休息,上述症状稍减轻.2d后症状再次加重,继续卧床休息,症状时轻时重.患者既往体健,无孕产史.入院体查:T:36.3℃,BP:113/73 mmHg(1 mmHg =0.133 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四肢活动好,病理征阴性.妇科检查:子宫中位,约40 d妊娠大小,质软,活动好,无压痛,双附件(-).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凝四项,D二聚体、肝功能、肾功能、大便常规、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心电图、电解质均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正>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7)提出了"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HT)"的概念,指的是收缩压120~139或舒张压80~89mm Hg(1 mm Hg=0.133kPa)的状态。1999WHO/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Hyper-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不断增加,医疗市场一派繁荣的景象如同一波又一波不断翻新的泡沫,未曾停息。伴随着患者渐增的不满,是医院无奈的加床和扩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单纯从医学角度来说,主要与当下医疗模式仍以对抗性治疗为主的状态有关。这一状态就不可避免导致过度医疗。预防医学推崇自然疗法,能够提前发现并预防疾病,但是至今仍然雷声大、雨点小。恰逢此关键时期,预防医学是该做出一些路线改革,真正站出来指导和引领时代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