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伴发情绪障碍的情况。方法分别选择100例符合观察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和无帕金森病的正常人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人群情绪障碍合并情况进行调查,所用调查问卷包括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价量表,以及我院自己设计的自评量表。结果帕金森病合并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观察组情绪障碍发生率为56%;观察组焦虑评价量表平均得分(15.2±4.6)分,对照组(4.2±2.9)分(P<0.01),观察组抑郁评价量表得分(7.4±5.5)分,对照组(3.1±3.7)分(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帕金森病组发生焦虑者13例,与中晚期组21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发生抑郁者7例,与中、晚期组23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情绪障碍发生排前三位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问题、认为自己成为家人负担以及疾病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帕金森病情绪障碍发生较普通人群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且抑郁与患者病程有关,影响因素包括经济、认为自己成为家人负担以及疾病影响生活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进一步的疗效分析.方法 140例患者中行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采用信访结合门诊复查的形式随诊5~10年,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优良率比较P<0.05,显示各组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优良率不相等或不完全相等.A组及D组病例按半年内及半年后疗效优良者均在90%以上,而疗效优者均占80%左右;而B组及C组半年内疗效较满意,但半年以后疗效优者仅有50%~60%.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以硬脊膜撕裂伤(7例),脑脊液漏(6例),切口感染及椎间盘炎(4例)为主.同时A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总数的12.5%,而B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35.0%,明显高于A组.且以D组的手术并发症为最少.结论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的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评价具体的疗效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忠  王大伟  赵建彬 《中国骨伤》2001,14(4):232-232
我们自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采用克氏针螺丝钉联合固定治疗新鲜的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人 1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8例 ,女 4例 ;左侧 5例 ,右侧 7例 ;年龄 18~ 5 1岁 ,平均 34岁。受伤距手术时间最短 3天 ,最长 2 0天。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均有肩部阶梯状畸形 ,肩前上方及肩锁关节部位压痛。肩关节外展小于 90°11例 ,琴键征阳性12例。全部病例常规行肩关节前后位摄片。锁骨远端上移1 4cm~ 2 5cm ,按Allman分类法[1] ,均属Ⅲ度脱位。 12例病人中均未见锁骨骨折。2 手术…  相似文献   
4.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彬  刘静 《中国骨伤》2006,19(7):403-404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脱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骨盆骨折脱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成像,通过骨盆像的任意旋转,获得骨盆各个方位的图像,并根据需要摄片。根据骨盆骨折脱位和骨盆环的破坏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其中26例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11例采取保守疗法。结果:37例CT三维重建成像均能较清晰显示骨盆骨折脱位在三维层面即矢状面、额状面及水平面上的移位方向、移位程度及骨盆环破坏情况。术后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年,平均33个月,参照骨折疗效标准:优23例,良8例,可4例。结论:CT三维重建把CT扫描和图像重建技术有机地结合得出三维空间图像,能直观、全面、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赵建彬  刘静 《山东医药》2006,46(8):55-55
骨盆骨折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和复杂创伤之一,准确诊断是正确指导临床治疗的前提。1996年以来,我们对37例骨盆骨折脱位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心减压自体骨与BMP植入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中心减压自体骨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植入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股骨头坏死36例41髋,男25例29髋,女11例12髋;年龄31~69岁,平均45·5岁。按Ficat分期0期3髋、Ⅰ期19髋、Ⅱ期13髋、Ⅲ期6髋,行中心减压自体骨与BMP植入术。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3个月,平均41个月。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评价治疗效果,优21例,良8例,可4例,差3例。结论:此术式可有效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血供,植入自体松质骨对关节软骨起到有效支撑防止塌陷的作用。BMP诱发组织修复,加快了股骨头骨质修复的过程,适于Ficat分期0~Ⅱ期的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循证药学发展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方法:以"循证"和"药"为检索词,对1998-2012年的中国医院知识总库和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循证药学平均文献量、基金资助率、论文合作度、期刊发布特点、文献研究方向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循证药学平均文献量为4.9篇/年,基金资助率为13%,平均论文合作度为2.59,排前10位的期刊载文量达到全部载文的50%,循证药学研究方向涉及8个方向。结论:目前循证药学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发展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例由聚明胶肽注射液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认为其机理有二:免疫系统的过度响应和血钙水平的异常波动。提醒临床在关注患者过敏史的同时,用药前亦需做好血电解质监测,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用镇脑宁、维生素、谷维素、安定治疗,治疗组35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川芪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