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肝脏占位性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点,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进行定性诊断。方法应用1.5T全身磁共振扫描仪对临床发现局灶性病灶的患者110例(其中包括肝脏囊肿29例、51个病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43例、56个病灶,肝脏转移瘤38例、93个病灶)分别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并计算ADC值。结果不同性质病灶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弥散图像及ADC图各不相同。ADC值分别为:肝脏囊肿(2.91±0.35)×10^-3mm2/s,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84±0.16)×10^-3mm2/s,肝脏转移瘤(1.01-I-0.16)×10^-3mm2/s。结论用ADC值量化分析肝脏局灶性病灶并配合弥散及ADC图可以准确地判定病灶的性质,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骨脱细胞基质(ACM)仿生支架的制备及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软骨组织粉碎后脱细胞处理,并以不同的比例与明胶(GT)溶液混合并交联,冷冻干燥制成多孔仿生支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交联比例制成的ACM/GT支架,并对其孔径、孔隙率、生物力学、降解速率进行评估,从而选取最优组用于体外软骨构建。分离并培养山羊BMSCs,接种于单纯GT和ACM/GT支架上,SEM观察培养1、7、14 d后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分布与基质分泌情况,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评估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制备的ACM无细胞残留。随着ACM占比增加,孔径逐渐增大,降解速率逐渐增快,力学强度逐渐降低。其中G2A2组在孔径、孔隙率、生物力学和降解速率方面均适宜体外构建软骨组织。SEM显示细胞在单纯GT和G2A2支架上均匀分布,增殖显著,基质分泌明显。qRT-PCR显示G2A2显著促进了BMSCs的成软骨分化。结论ACM可以制备成适宜软骨再生的支架材料,并可促进BMSCs的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3.
刘辉  时高峰  邵娴  许茜  贾立涛  翟英敏 《河北医药》2013,(22):3403-3404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探讨放疗前后食管癌病变表现弥散示数(ADC)值的变化,从而早期评价放疗疗效。方法收集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7例,分别于放疗前1d、放疗中第1、2、3、4、5周以及放疗后1 d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扫描,测量并计算ADC值。结果 b值分别为(0、600)、(0、800)和(0、1 000)s/mm2时,放疗后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升高(t=-9.046,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后较放疗前ADC值明显升高。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早期评估食管癌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考虑为阑尾黏液囊肿,遂行结肠镜下切开引流治疗,术后病理提示黏液囊肿,患者术后1年复查未见明显异常,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现结合病例实际,对阑尾黏液囊肿的诊治方法进行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5.
6.
1983年Seigal等率先经内镜引导下胰管内放置塑料支架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狭窄,此后胰管支架因其良好的引流效果、微创以及并发症少而逐渐应用于多种胰腺疾病的治疗. 一、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CP)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局部的、节段性的或弥漫性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使胰腺组织的功能长期损伤,胰腺呈部分或广泛纤维化,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胰管压力升高.胰管狭窄和胰管结石可以导致胰管内的压力增高,并引起腹痛等相关临床症状.正常胰管内压力在16~18 mmHg(1 mmHg=0.133kPa),CP伴有胰管扩张的患者咦管压力在18~48 mmHg[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