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目的评价冷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把冷循环微波聚能刀穿入血管瘤中央区,通过微波高能聚焦产生的热能使血管瘤变性达到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共治疗病灶46个,所有患者中仅1例直径12cm瘤体未能达到1次完全消融,行第2次治疗,其余患者均1次完全消融,术后随访观察6~26个月,复查增强CT仅2例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肝血管瘤,达到了很好的微创效果,且疗效肯定,但对巨大血管瘤的治疗仍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下通道型游离空肠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皮下通道型游离空肠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该术式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取一段游离空肠修复胆管前壁,盲端埋置皮下,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结果术后残石率30.6%(11/36)。术后出现胆漏2例,伤口感染1例,胃无力1例。33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1.7%;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随访患者中再发结石占18.2%(6/33);胆管炎发作占15.2%(5/33)。均通过皮下通道切开引流或取石而治愈。结论皮下通道型游离空肠肝胆管成形术安全、有效、微创、简便,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冷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原发性肝癌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患者就诊时多数为进展期肿瘤或合并肝硬化,仅10%~37%能够接受肝切除术.术后2年内30%~50%的肿瘤复发,5年复发率可高达80%,复发性肝癌能获得再切除者仅占10%~20%.由于外科治疗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患者需要接受区域或局部治疗,其中作为局部治疗的各种消融疗法,对外科医生而言容易掌握,可行性程度也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可成为除手术刀之外的另一有力武器.微波是目前主要采用的热消融治疗手段.热消融的灭瘤效果,对小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可达到80%~90%,局部复发率5%~15%,采用多点穿刺的组合消融技术,可治疗直径<7 cm的肿瘤[1].本文用微波聚能刀治疗原发性肝癌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玉斌  李振符  谷建斌 《河北医药》2012,34(13):1977-1978
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案由原来的开腹胆囊切除过渡到腹腔镜胆囊切除并逐渐成为金标准.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肝胆外科医生和患者接受了保胆取石手术,并使这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治疗患者的逐渐增多,手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胆囊管结石嵌顿.现将我院处理胆囊管结石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49例患者分为胆囊结石组(A组)、胆囊结石合并息肉组(B组)、胆囊息肉组(C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腹壁蜂窝织炎,经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保守治疗而愈.术后随访52~63个月,A组内单发结石与多发结石分别复发1例(3.33%)、18例(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结石复发19例(17.92%),B组结石复发7例(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息肉复发1例(6.25%),C组息肉复发1例(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安全、微创、有效;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不推荐行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行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的122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总的复发率为21.3%(26例),高三酰甘油组与三酰甘油正常组复发率分别为34.29%、16.09%;胆囊结石组与胆囊结石合并息肉组胆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7.92%、43.75%;结石数量小于3枚与大于等于3枚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76%、2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合并胆囊息肉,以及结石数量是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高三酰甘油、合并胆囊息肉以及结石数量是影响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以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对21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8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10例Murphy征阳性;16例白细胞计数偏高,9例ALT偏高,7例AST偏高,8例TBIL偏高;血清肿瘤标记物中,4例患者CA19-9>1 000.00 U/mL,4例CA125及1例CEA超出正常范围;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17例,胆总管结石10例,发现胆道结石性炎症、胆囊壁弥漫增厚、胆囊壁内存在低密度结节、胆囊壁强化后可见“夹心饼干征”且胆囊内黏膜线完整,以及胆囊邻近组织器官存在炎性浸润等;5例患者术中发现胆囊与周围组织黏连较为紧密,对周围组织器官侵袭较严重,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均除外胆囊癌。术后19例病理结果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胆囊腺肌症,1例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癌及胆管癌。结论 影像学检查发现胆道结石性炎症、胆囊壁弥漫增厚、胆囊壁内存在低密度结节、胆囊壁强化后可见“夹心饼干征”且胆囊内黏膜线完整,以及胆囊邻近组织器官存在炎性浸润等可考虑为黄色肉芽肿...  相似文献   
10.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成年人腹外疝手术治疗中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8年,采用美国Gore公司生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施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59例腹外疝患者的I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731例,占85.0%;腹股沟直疝86例,占10.0%;股疝13例,占1.5%;切口疝12例,腹白线疝9例,脐疝8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min,手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异物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d。随访10个月-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经济、简便、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肯定,临床上基本可以满足各种情况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