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假体周围组织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诊断效率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髋或膝关节翻修术3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诊断为PJI的病例设为感染组共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9.14±14.55)岁(范围:28~84岁);膝关节17例,髋关节4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7±2.8)kg/m2(范围:17.7~29.4 kg/m2)。诊断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为(53.08±10.05)岁(范围:39~70岁);膝关节4例,髋关节8例;BMI为(25.2±2.9)kg/m2(范围:18.3~31.2 kg/m2)。收集所有病例关节液和组织微生物培养的结果,收集所有病例mNGS检测假体周围组织的结果。比较微生物培养和mNGS检测对膝或髋关节PJ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总结和比较两种技术检出致病菌的种类,比较取样前2周内抗生素的使用对两种技术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感染组21例中mNGS共检出13例阳性,微生物培养共检出6例阳性。对照组12例中mNGS仅检出1例阳性,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在PJI的诊断中,mNGS敏感性(61.9%)与微生物培养(28.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mNGS特异性(91.7%)与微生物培养(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在2周内有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53.8%)明显高于微生物培养(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4);而在2周内无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66.7%)与微生物培养(4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34)。在致病菌检出上,mNGS共检出9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奥斯陆莫拉菌、痤疮丙酸杆菌、毗邻颗粒链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里昂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和2种真菌(烟曲霉菌、近平滑念珠菌);微生物培养共检出3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结核分枝杆菌)和1种真菌(近平滑念珠菌)。mNGS和微生物培养均为阳性的患者共5例,3例检出完全一致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近平滑念珠菌),1例部分一致(mNGS检出更多致病菌),1例完全不同。另外,mNGS在3例结核性PJI的诊断中表现出10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微生物培养。结论基于假体周围组织的mNGS检测技术是诊断PJI和确定致病菌的有效手段。取样前抗生素暴露对mNGS技术检出效力的影响小于微生物培养。  相似文献   
2.
愈肝胶囊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愈肝胶囊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选1日龄广州麻鸭50只接种病毒,分ACV200μg/kg,愈肝胶囊6.5g/kg,3.25g/kg及病毒对照组,1/d,口服。分别观察其抗DHBV的作用。试验结束时,取肝组织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6.5g/kg愈肝胶囊组在给药后第5天,第10天和停药后第3天,鸭血清D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给药前自身比及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反复喘息学龄前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2例学龄前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模型分为哮喘组(n=67)和非哮喘组(n=65),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FeNO、IgE水平,分析两组患儿FeNO与IgE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患儿的FeNO、IgE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非哮喘组患儿的FeNO与IgE均呈正相关(r>0),FeNO水平对IgE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哮喘患儿的FeNO、IgE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FeNO和IgE联合检测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哮喘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的炎性反应.该病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液体复苏、疼痛管理、抗生素、营养支持、内镜及手术治疗等方法[1].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取得比单用西医治疗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效果良好,不仅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现就近5年中医药对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联合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抗逆转录病毒方法治疗艾滋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用去羟肌苷(ddI)、司他夫定(d4T)联合奈韦拉平(NVP)治疗20例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将其分为A组(进口药)、B组(国产药)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随访指标为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A组中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血浆病毒载量平均值明显下降,A组比治疗前下降2.12lg拷贝/ml,B组比治疗前下降2.55lg拷贝/ml。A、B两组分别在4.3个月和2个月时,均检测不到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例逐渐升高,由治疗前A组(231.50±156.02)/mm3、0.25±0.21,B组(49.60±45.41)/mm3、0.07±0.05,上升至治疗后A组(423.70±225.79)/mm3、0.46±0.31,B组(186.00±92.47)/mm3、0.20±0.11。两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HIVRNA降幅、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例增幅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CD4>200/mm3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例升高的绝对值明显高于CD4<200/mm3者。治疗初期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疹,不需治疗可自行缓解,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周围神经病变。结论该药物组合能够很快地使病毒载量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也能够使大多数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重建。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有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确诊160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瑶药富丁茶治疗组80例,西药喹喏酮对照组40例,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其精液液化时间、精液质量、抗精子抗体等指标.结果:在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瑶药组、喹喏酮对照组显著高于知柏地黄丸对照组(P<0.01);但瑶药组与喹喏酮对照组比较(P>0.05),但两组在精子活力(a+b级精子所占百分比)治疗后较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瑶药“富丁茶”可作为临床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阴道流液8月余,发现下腹包块18天"入院.患者2006年12月出现阴道流出少量淡红色水样物,伴有臭味.2007年9月彩超发现子宫实质占位性病变,双侧附件区囊性包块,给予替硝唑、阿奇霉素等抗炎治疗无好转,其间查CA125,CEA正常.治疗半月后复查彩超,包块无缩小,收住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肥大,子宫略大,左后方可触及一包块,轻度触痛,边界不清,双附件增厚.  相似文献   
9.
王诗明  谭俊 《中药材》2001,24(9):680-681
对普通包衣机进行技术改造、多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以水性溶煤包衣法包制中药薄膜衣片,取得满意效果,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腱鞘囊肿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独特灸法,它是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的体表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该法治疗腱鞘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年龄在19~42岁之间,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